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风光:一带一路上那些国家的地理人文(套装10册)_第三章 凡尘的神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凡尘的神迹 (第9/16页)

里,人和神得已完成交流,是他们的精神世界之中最重要的地方。法老们修建神庙的初心也许是为了彰显自己的功绩,但他们也因此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令人惊艳的埃及文明奇观。

    卡尔纳克神庙方尖碑

    卢克索神庙:太阳神的领地

    在尼罗河东岸,与卡尔纳克神庙相对应的,便是卢克索神庙。卡尔纳克神庙是为了侍奉太阳神阿蒙而修建,而卢克索神庙则属于阿蒙的妻子穆特。这座神庙的规模仅次于卡尔纳克神庙,具有让人惊叹的雄伟气势。整个神庙长262米、宽56米,由塔门、庭院、柱厅和诸多神殿构成。这里的大部分工程都是由第十八王朝的法老阿蒙诺菲斯三世完成,后来的拉美西斯二世又增建了大门和庭院,并且在门口放置了6尊他的塑像。

    ◎太阳神的领地

    卢克索位于开罗以南700多千米处,地处尼罗河畔,是古代名城底比斯遗址的南半部。公元前1570年,底比斯人赶走了西克所人,以此处为据点重新统一了埃及,建立了一个领土南接苏丹、北到叙利亚的强大帝国。当时的帝国有多么辉煌如今已经不可知,但在一些流传民间的歌谣之中,依旧可以看到“一百个城门的底比斯”这样的描述,可以窥见其当年的磅礴气势。

    卢克索神庙中的狮身人面兽大道

    卢克索神庙廊柱

    底比斯虽然已经消失了,但是它却遗留下很多的神殿和皇家陵墓。在尼罗河东岸的卡尔纳克神庙与卢克索神庙是所有遗迹之中最伟大的建筑,这里不仅有全世界最壮观的神庙,还因其浩大的修建规模、不可思议的建筑工艺而闻名。修建于公元前14世纪的卢克索神庙中,每一根柱子都可以映射出法老的威严。

    卢克索神庙由庭院、大厅和侧厅3个部分组成,塔门之上的浮雕描绘了当时的节日景象,再现了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叙利亚战争之中作战的英勇身姿。走进塔门,可以看到著名的拉美西斯庭院,在庭院入口处造型独特的柱廊由14根16米长的石柱组成,看上去极其壮观。

    在神庙的庭院四周,有3面都修建了双排雅致的石柱,这些石柱的顶端呈现出优美的伞花状。穿过庭院还可以看到一个大厅与一个侧厅,在中央大厅的东面有一个降生室,其实它是一个小小的礼拜堂。在大厅四周的石壁之上,优美的浮雕展示着穆特女王和太阳神阿蒙结婚时的盛大场面。

    ◎文明印记

    卢克索神庙与卡尔纳克神庙之间,有一条长达2千米的大道,大道的两侧还安置着狮身人面像,所以被称为“斯芬克斯大道”。与卢克索神庙前安置着羊头雕像的“公羊之路”不同,传说节日期间,太阳神阿蒙会通过这条大道从卡尔纳克神庙来到卢克索神庙探望妻子,在朝圣仪式的时候,他也要坐着平底船通过斯芬克斯大道,前往其他神庙。

    拉美西斯二世不仅在神庙之中留下了建筑,更留下了古埃及的文化。在他的石刻像旁的石壁上的浮雕和文字,记录了当时的庆典仪式,还描绘了新年来临之际“圣船”队从卡尔纳克向卢克索往返的盛况。当古埃及人信仰的太阳神阿蒙一家乘坐着4艘船,在法老和祭师的陪同下穿过尼罗河,两岸歌舞相伴,大家烹牛宰羊、群臣欢宴,气氛十分热烈。

    卢克索神庙以其令人惊艳的雄伟气势,让人们领略到法老的威严。置身其中,仿佛来到了辉煌的古埃及文明时代。那些高大的石像与石柱,以及雕刻其上的象形文字与图案,都仿佛是一卷卷画册在人们眼前徐徐展开,似乎可以令人忘记时间的流逝,在赞叹中长久沉醉。

    底比斯古城:百门之都

    作为古埃及中世纪和新王国时代的首都,底比斯在古埃及的历史地位极高,不仅是供奉太阳神阿蒙的地方,修建了诸多的神殿,也是皇室陵墓谷地最为集中的地方。如果要窥见古埃及高度文明,底比斯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迄今为止四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已经让它成为最古老的都城之一。

    ◎跌宕的古城命运

    底比斯是一座充满了神奇色彩的古城,它见证了整个古埃及兴衰成长的过程。从公元前2134年开始,埃及第十一王朝法老定都在底比斯,一直到公元前27年一场大地震摧毁了这座古城,在长达2000年的漫长岁月里,底比斯始终在古埃及的每一页历史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游人行走在底比斯古城中

    古埃及时期的底比斯之所以可以得到兴盛,与太阳神崇拜有很大的关系。当时的法老们在定都底比斯之后,还将太阳神阿蒙视为诸神之王,定为全埃及最高的神。在为太阳神修建各种神庙的过程之中,底比斯的地位也就逐渐建立起来。一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第十二王朝的开创者阿门内姆哈特一世虽然想将首都从底比斯迁移到李斯特,但是却没有阻止底比斯为太阳神兴建纪念性建筑的风潮。

    公元前1790年到公元前1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