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4页 (第2/2页)
贾放也没想到,桃源寨的乡民这么有“市场经济意识”,道路一通,立即发现了商机——这倒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 他无意阻止,但是觉得必须有序管理。 管理起来也很简单,河滩边上这块地,按照经营场所划分,每一块地方按照与青坊桥的距离,由高到低征收一点点管理费。 这些管理费主要用于河滩这一块地的清理,以及河堤的整修及加固,免得以后进了丰水季,河水冲垮了这块地方,大家都没得生意做。其次,也会支付给赵五光和王二郎他们带着的稽查队一部分。好让外乡人在自家晃悠的时候,本寨的乡民们能感觉安全一些。 贾放提出的这个法子公平公正,收到的管理费也一并由公共事务部负责管理和做账。再加上贾放本人的权威,方案提出,无人反对,反而更多的人踊跃报名。规划出茶摊与食铺,相对着一字排开,登时形成了一条小街。 陶村长请贾放给这条街起名字。贾放大手一挥:“叫‘左岸’。” “以后你们也可以自豪地说,我不是在左岸,就是在去左岸的路上。”贾放补充了一句。 村长和乡民们相互看看,都感觉这个名字怪怪的。 贾放:……好吧,他决定去先去那里实地考察一下,再确定这条街的名字。 在前往青坊河左岸之前,贾放先站在贤良祠附近的高地,自远眺望一下青坊河和它的“左岸”。谁知这一眺望令他发现了玄机。 青坊河的这一片河滩,背靠一座石山,面对青坊河上最宽阔的一段水面,这正是标准的依山傍水——这位置,和芦雪广在大观园的位置一模一样。 而他这才刚刚在芦雪广办过烤肉席没多久。 巧合?没有的事!桃源寨从来就没有过真正的巧合,只有不被人发现的实际联系。 从贤良祠附近下来,贾放信步走进这条小街,各摊的摊主都招呼他: “哟,三爷来啦!” “三爷您在我这儿坐坐,我婆娘一定要您尝尝这个。” “……” 贾放谢过乡亲们的盛情,先让自己集中精神,评估这条街的实际情况。 这条街坐落在青坊河岸边地势较高的地方,背后就是山,发生水患的机会比较小。贾放不得不佩服第一个在这里摆茶摊的人,的确是精明地选择了一个最适合的地点。 这条街也坐落于青坊桥的交通要道旁边,第一家茶摊几乎就在桥头的路边上。从桥上下来的人刚好歇脚。从另一头过来的人则歇过脚正好上桥。 贾放继续查看这条街的情况,只见桥头第一家是茶摊。这家茶摊只提供茶水和一些非常基本的食物,到这里的人也基本上只是喝口水,歇一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