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基建高手在红楼_第23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34页 (第1/2页)

    张友士的事,在他预料之中,贾放并未觉得有多吃惊,只是有点遗憾是真的。

    但很快他就发现了令他吃惊的事——也许,芦雪广的建成,还真的“镜像”到了桃源寨里。

    第100章

    青坊桥建成之后, 邻县的县尊老爷来给青坊桥题了个字,叫做“济民桥”。

    但很可惜这题字题完之后就被桃源寨的村民收了起来,最终刻在石碑上的, 还是贾放题写的“青坊桥”三个大字。

    贾放自认为虚荣心多少还是得到了小小的满足——桃源寨的乡民们还是向着他的。

    但是隔壁县尊驾到,却给桃源寨带来了一项意想不到的好处:青坊河上游的两个镇子, 听说这青坊河上通了桥, 便着人来看, 发现这是一条不错的通路, 比原先他们去县里的道路要近了好些。

    原本这条路也有人知道, 可是青坊河上没有桥, 不适合车驾通过。再者桃源村又穷又没有出产, 村里头连个茶棚都没有,别处的人自然也不乐意特为从这儿借道。

    这次县尊一来,虽然那师爷嚷了几嗓子闹得双方都有点儿尴尬, 但至少邻县都知道桃源寨这里通了一座桥, 而且结实好走。渐渐的,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这儿借道。

    而桃源寨的乡民们也大多听贾放说过那句“要想富,先修路”的六字真言,竟然在贾放不在的时候,就自觉主动地拍板,把青坊河大桥两侧的两条道路,修整了一遍。

    说修整也很简单, 不过就是先将路面中央略堆高些,然后再用碾子把路面碾平整, 最后在路面两边挖出排水沟,让积水能够排进青坊河或是村中的水田里。

    桃源寨这一带多雨,下雨的时候道路泥泞难行。乡民们这么一整修, 别提还真有些效果。

    多了一条“好走的”道路的消息,立即在周围的县镇里传开。接到桃源寨的人越来越多,桃源寨有些精明的人家,就在青坊河左岸河滩上一片空地上,摆起了茶摊。

    这茶摊生意那叫一个好。每天至少得来上七八十号歇脚的路人。

    后来乡民们发现,从邻镇去县里,如果是走路,刚好要走上一天,中间正好是饭点的时候,在桃源寨歇脚。

    乡里人家,没几个钱的时候就随身带着自家婆娘烘的饼,在外头最多讨口茶;但若是从县里回来,兜里有了几个钱的时候,就乐意在茶摊上整一点吃食。

    于是,越来越多的小吃摊在青坊河左岸自发地开设,如雨后春笋,一家接着一家。

    几个村长曾经都头疼过,毕竟河滩边上这块地也是贾放的,乡民们无权使用。但是贾放不来,乡民们借着地方做生意,村长也无权阻拦。只能在贾放再次“郊游归来”的时候向他提起。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