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33页 (第2/2页)
凑头过来看。 果然,早先芦雪广那里,已经从淡淡的水墨色变成了水彩。当然这座建筑水墨和水彩差别不大,不过就是土墙竹牖从淡墨色变成了淡赭石色。 但再看这卷轴上,还真如双文所言,多出了两处建筑,一处是坐落在花圃之中的一座三间小敞厅,周围遍植着鲜花和各种作物,花圃中还有一块大石头。 另一处则是靠近沁芳溪的一座庭院,内有一座二层小楼。这小楼西侧临水,东部靠山,距离潇湘馆很近,但除此之外,也不见有何特殊。 贾放心想:这两处,若没有任何提示,谁能猜得出这是哪里和哪里? 谁知,双文又“咦”了一声,道:“三爷,你看这里。” 她说话之间,留白处便慢慢地显出文字来,总共有六个字:“红香圃缀锦楼”。 贾放顿悟:“原来是这两处啊!” 红香圃,是大观园中位于芍药栏之中的一座小敞厅,红楼原著中的“名场面”湘云眠芍,就发生在这里。 贾放想:难怪那块石头那么眼熟。 而缀锦楼,是贾迎春未出嫁之前的住所。这座楼位于紫菱洲,贾迎春号“菱洲”就是从地名得名。可见她的居所应当距离水边较近,而且这一带的水域应当种植有蓼花苇叶,翠荇香菱之类。 不过,这两处在大观园中,都不算是什么有名的地标。如果卷轴也和以前一样,随意给他一些提示,他还真不知道要猜到猴年马月去。 看起来此前给卷轴说的那两句好话起作用了,卷轴里住着的神仙一高兴,就给他来了个“大放送”,直接把答案也抄给了他。 神仙也爱听好话,马屁高帽一戴,立即变得好慷慨。 很好,下一步的工作目标就是红香圃和缀锦楼了。 贾放正儿八经,向那卷轴作揖道谢,果然,卷轴留白处出现的六个字就慢慢地消失了。 * 贾放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之后,抽空又去了一趟桃源寨。 自从上次青坊河大桥落成,他忙于接驾的事,都还没有什么机会更新桃源寨的发展情况。 来到桃源寨,贾放从陶村长那里得知一切都好,只是张友士回来过一次,兴高采烈地向寨子里的人炫耀他在邻县受到的礼遇,没逗留几天,就又出门去了。 潇湘书院现在就靠姜夫子和老邵撑着,其他如老金、老涂甚至小余等人,也会偶尔来帮个忙,客串一回教师——反正他们有《教参》。 贾放长叹一口气,只说“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张友士要走,这也是拦不住的事,“留得住他的人,也留不住他的心。不如就这样,放他自去,有朝一日在外头碰了壁,可能还能记得要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