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0页 (第2/2页)
一飞冲天了。”林子轩发自内心的欣喜道。 他一直觉得葛优很有表演天赋,可塑性很强,不光是在喜剧上,其他类型也没问题。 “你这么看好这部片子啊?”慕姗姗惊讶道。 林子轩不在乎《活着》在国内的情况,慕姗姗却很在意。 她打电话回去的时候总会问问,知道国内文坛的状况,心里不怎么舒服,觉得那些人真是没事找事,不过她没和林子轩说起。 “我是对张导有信心,那可是咱们华国的大导演,尤哥搭上这班车,身价倍增,以后请客的时候就会大方一点了。”林子轩说笑道。 葛优平时过日子很节俭,请客也不舍得多花钱,也是因为以前没钱的缘故。 慕姗姗还记得两年前在《顽主》剧组第一次见到葛优的情形,大家开着玩笑就熟识起来了,那时候还没人认识葛优。 现在葛优成了葛六亿,名满天下,这和林子轩脱不开关系,只是林子轩从不这么觉得。 慕姗姗看着身边的丈夫,想说点什么,却又觉得没必要说出来,就这样挺好。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兄妹 林子轩还是知道了妹妹报考艺术院校的事情,因为林晓玲落榜了。 晓玲同学的高考文化课成绩没问题,主要是专业课考试没过关。 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是公认最难考的专业,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自己撞上去了。 林晓玲并非是鲁莽行事,她也做了很多准备。 她向陈小艺借了不少电影方面的书籍,还利用林子轩那里的录像机看了不少国内外的电影,按照书上说的做影片分析。 然而,这些准备对于电影学院的刁钻考题来说还是有所不足。 或者说并不是考题刁钻,而是招收比率不高。 这时候,京城电影学院导演系招收的学生很少,每一届只有十多人,其中有部分名额是给各地电影厂定向培养的人员。 这些人有一定拍摄电影的经验,不是新手。 由于像是张艺谋这类第五代的大导演都是京城电影学院毕业,所以电影学院的导演系是很多对电影感兴趣的青年追求的目标。 有些人知道导演系难考,录取率低,就走迂回路线,先考入电影学院再说。 反正到了学校学什么是自个的事,他们往往会报考容易录取的文学系或者录音系。 像林晓玲这种凭着兴趣的菜鸟考不上导演系很正常,考上了才奇怪。 好吧,就算考不上电影学院,还能上其他大学,也没什么损失。 只是晓玲同学觉得很委屈,好容易有个梦想就这么破灭了,就好像青春还没有绽放就枯萎了一样,她第一次经历了人生的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