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_第150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0页 (第1/2页)

    要是觉得满意,他会实地考察一下,同时和林子轩交流小说中的细节。

    比如主人公生活的镇子有什么特色,当地的建筑风格和各类营生,百姓的精神面貌等等。

    他是个非常注重细节的导演,前期的筹备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这个时代,华国的导演还没有那么商业化,而是把电影当成一门艺术来做。

    他们都是想着能够获大奖,或者在电影史上留名的人物,不会糊弄事。

    在这个过程中,林子轩提到了葛优。

    张艺谋有点犹豫,葛优给人印象深刻的就是《编辑部的故事》,这部电视剧让他成名的同时,也局限了他的戏路。

    别人一想到葛优,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个喜剧演员,没人知道他能不能演好正剧。

    林子轩只能给葛优争取到一个机会,他没办法替张艺谋做主,能不能成还不一定。

    冯小刚很贼,他和葛优关系好,听到林子轩和张艺谋的交流就偷偷的打电话给葛优,让他做好准备,好好琢磨《活着》这部小说。

    这可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一定要把握住。

    冯小刚还拿姜文来刺激葛优,你的竞争对手很强大,不能掉以轻心,要全力以赴。

    葛优接到电话不敢怠慢,他刚刚结束了《大撒把》的拍摄,也听说林子轩写了一部小说,还被不少人批判,他倒是没放在心上。

    林子轩的小说被骂是很正常的事儿,当初的《顽主》就是如此,也没见林子轩怎么着。

    葛优觉得林子轩是那种心很大的人,不怎么在乎这种事,这世上的事情太多,要是都在乎那就太累了,计较不过来。

    有时候,心大了,事儿就变小了。

    这是葛优自己的人生态度,也是觉得和林子轩投缘的地方。

    他听说了张艺谋要改编《活着》,却没往自个身上想,差距太大,张艺谋电影的男主角怎么着也是那些电影圈的一线演员,他还够不着。

    直到他接到冯小刚的电话,才觉得有点沉重。

    不是惊喜,而是真的有点沉重,林子轩推荐他这是哥俩的情分,他要是连面试都过不了那就连林子轩的面子都丢了。

    尤其是冯小刚还在一旁鼓捣,说什么姜文哭着喊着要来演,说什么小林这部小说就是给你写的,你可千万不能辜负了啊。

    这弄得葛优压力很大,他赶忙买了一本《百花》杂志,反复的揣摩福贵这个人物。

    和张艺谋见面的时候,他谈了对人物的认识,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现场表演了几段,这才打消了张艺谋的顾虑。

    出来后,葛优给林子轩打电话,一个是感谢的意思,还有就是好歹没丢他们哥俩的面子。

    “尤哥这次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