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10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5节 (第2/4页)

抓人被我拒绝了,他带人扣押了中山舰,严重和张治中在校内戒严,说是奉了你地命令?校长,出什么事了?为什么要这样作?”

    “有人要发动叛乱,意图绑架我,我不得以而为之。”蒋介石既然决定不分共,就要把共产党与中山舰分开,也就不能再说共产党要发动叛乱了。

    “谁要绑架你?”邓演达有些意外,他怀疑的看着蒋介石。

    “李之龙,季嘉山指使李之龙企图绑架我去苏俄。”蒋介石答道。

    “李之龙?”邓演达更意外了,这可是黄埔三杰之一。

    “对,中山舰无故出动,问他他说是奉我地命令,可我根本不知道,随后又说是你在电话里下的命令,可又说电话不是你打的,我也想问问你,你下过这个命令没有?”蒋介石开始转守为攻。

    “我下的命令?”邓演达心中一紧,以为蒋介石要向他下手:“中山舰到黄埔前我根本不知道。”

    “我想也是,他自己都不能自圆其说。”蒋介石平静的说。

    “既然是李之龙受季嘉山指使,为什么要包围文德楼呢?”邓演达并没有洗刷清白地喜悦,依然怀疑的问。

    “情况复杂,预防万一。”蒋介石说。

    “那你撤围,校长,总理的三大政策不能破坏,如果你认为撤围后共产党还是要害你,我可以留下作人质。”邓演达态度很激烈。

    “哼,我会怕他们,”蒋介石冷哼一声:“干**以来我蒋某人什么时候怕过,”说着头也不回的对身后说:“告诉惠东升解除文德楼的包围。”然后对邓演达说:“我是**军人,不是土匪,不搞绑票的勾当。”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三十一节妥协(二)

    文德楼一解围陈延年立刻赶往季嘉山的别墅,别墅外的士兵企图阻止他进入别墅,正好住在附近的***和冯菊坡也来了,***是代理宣传部长,冯菊坡是国民党工人部秘书,两人把国民政府的证件一亮,这才得以通过。

    在季嘉山的别墅里得还有他的翻译张太雷,陈延年向季嘉山详细介绍了他目前掌握的情况,也就在他介绍情况时,周恩来也到了,他掌握的情况更详细。

    听完两人的介绍之后,张太雷立刻嚷道:“这是背叛!是叛乱!我们必须立刻还击!”

    “还击是肯定的,可现在具体应该怎么办?”陈延年现在没那么激动了,从昨晚到现在他就在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秘密把中央委员集中到肇庆,依托驻扎在那里叶挺独立团,然后召开中央委员会,以中央委员会的名义下令讨伐蒋介石。”***神色严肃的提出他的方案。

    “恩来同志,一军的情况你最了解,你估计我党在一军的力量还剩多少?”陈延年问。

    “虽然各级党代表都被羁押,但一师中有两个团的各级军官都是我党党员或共青团员,这两个团是我们的,其他的部队我党的影响还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消除。”有两个团的底蕴,周恩来很有信心:“不过我们必须进行反击,太雷同志说得对,这是叛乱。是对**的背叛,是不能容忍地。”

    “哦,还有这等事。”这可是个意外之喜,在场众人都面露惊喜,***兴奋的用手在空中一画:“那就更有把握了,我们可以推举汪精卫为领导,有他出面号召。李济深和广西的李宗仁完全可能倒向我们,只要这两人倒向我们。谭延恺和朱培德就有会站在我们一边,这样平定蒋介石就由八成把握。”

    “再发动工人罢工,组织五万省港罢工工人和农会会员加入军队。”陈延年补充道,现在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季嘉山身上,只要季嘉山下决心,这个策略立刻就能得到执行。

    季嘉山犹豫了,刚发现军队包围他的住所时。他非常愤怒,但现在他又犹豫了。反击就意味着与蒋介石彻底决裂,首先这违背了莫斯科的指示,布勃诺夫曾向他传达过要团结蒋介石,与他合作到底;这个意见不可能是布勃诺夫的,肯定是斯大林的,在共产国际斯大林与季诺维也夫地争论正进行到关键时刻,如果这时与蒋介石彻底决裂。那就说明前期苏俄的对华政策地失败,这个责任不可能由斯大林来承担必须是他季嘉山承担,其次在他赶走鲍罗廷时曾向共产国际作出过承诺,现在仅仅过了几个月就要与共产国际承认的左派领袖决裂,这个政治责任他负不起。

    “不能反击,我们应该与他谈判。听听他要什么?”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季嘉山终于开口了,但他这话刚出口,四张刚才还充满希望脸庞立刻转为失望。

    “为什么不能反击?”***拍案而起,愤怒的望着季嘉山。

    “蒋介石这个人脾气暴躁,这很可能是他的一时冲动,他还没有完全滑向右派一方,还可以挽救。”季嘉山解释道。

    周恩来感到非常荒唐,蒋介石明明已经举起反**大旗,要反对苏俄反对共产党。可苏俄顾问却在为他辩护。

    “季顾问。蒋介石现在已经是新右派中最危险的人物,他与西山会议派不同。他控制着军队,如果不将他坚决消灭,他随时可能再度挥刀。”周恩来提醒道。

    “恩来和润之的话说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