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9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6节 (第4/4页)

,吴佩孚不可能不管。在第二次直奉大战失败后,吴佩孚走投无路,坐困鸡公山,包括他地旧部萧耀南在内都不敢接受他,只有赵恒惕把他接到湖南。吴佩孚又是个恩怨分明、重名声超过生命地人。因此只要赵恒惕开口,吴佩孚必然出兵。

    “唐生智派人去了武汉没有?”庄继华问。

    “派了。布袋罗汉报告,吴佩孚也举棋不定,唐生智的老师蒋方震是吴佩孚的幕僚,吴佩孚对他极为尊敬,他在替唐生智作说客。”陈立夫又拿出份情报,然后又补充道:“这是刚收到的。”

    庄继华没说什么,接过来看后。不解的问:“这个蒋方震是什么人?”

    陈立夫也不清楚:“听说当过保定军校的校长,名望比较高吧。”

    这两人的话要是让蒋介石听到,非一人赏句娘西匹不可。即便现在蒋方震这个名字也有很多人也不知道,可是他地另一个名字恐怕闻名遐迩:蒋百里,当年日本士官学校的第一名,保定军校校长,中国近代公认地头号战略专家。1937年他发表《国防论》率先提出持久战,比《论持久战》要早一年。后来有人评述说后者告诉中国人,我们能赢;前者告诉中国人怎么赢;此外他还有个非常有名的女婿,名叫钱学森。

    庄继华“开诚布公”后,陈立夫收敛了许多,他也意识到如果把老人全得罪了,情报科就要瘫痪。庄继华也是看准这一条才敢与他“开诚布公”。

    两人都认为蒋介石会要他们作专题汇报,因为这是一个机会,如果吴佩孚逼得唐生智走投无路,唐生智就会倒向国民政府充当内应,北伐就会事半功倍。

    陈立夫因此请庄继华主笔,庄继华大手一甩,丢下句:“不趁这个时候建立校长对你的信心,还要等到什么。”然后出门找刘殷淑去了。

    但蒋介石那里始终没有动静。等了两天,却听到二师师长王懋功被解职,押解出境。这让庄继华大吃一惊。

    在北伐讨论上小胜一局后。蒋介石发现他的处境没有多少改变,季嘉山也不再找他。春节后黄埔军校和一军的经费迟迟批不下来,这让他有些着急上火,跑到汪精卫面前与宋子文吵架,两人争得脸红脖子粗,宋子文一个师一个师的给他算账,指明一军和黄埔军校的待遇远远超过其他各军;蒋介石反驳说军费一直是这样给地,廖仲恺在世时就是这样,你宋子文刚当几天财政部长就要改规矩,不行。

    汪精卫从中调和,最后硬从一军砍了部分军费下来,将一军一二师的军费从二十四万减为二十万、新成立的教导师等三团师减为十二万,不过黄埔军校的费用蒋介石坚决不让少,他甚至急得把帽子贯在桌上,迫不得已,宋子文也让步,批给黄埔军校三十万。蒋介石这才满意而去。

    第二天蒋介石却从军校军需处长那里得知,军校的经费是二十七万,整整少了三万,反倒是二师的军费由二十万变成了二十三万,这让蒋介石气愤之余又心生疑惑。冯诡劝他当断则断,后者遗祸无穷。于是蒋介石一不做二不休,两天后就把王懋功叫来宣布解除他的职务,让他立刻离开广东去上海修养,王世和当天就押着王懋功上船,然后派人沿途护送,直到上海。

    等王懋功走了,蒋介石才报告汪精卫,汪精卫既震惊又气愤,王懋功堂堂师长,蒋介石说解职就解职,他非常生气,但已经是既成事实了,汪精卫一时也拿不出办法来。

    从汪精卫那里回来后,蒋介石心里很得意,对汪精卫不由产生些许藐视,他对冯诡说:“小白脸就是小白脸,真要有事是指望不上他的。”

    驱逐王懋功是冯诡帮助定计地,此刻冯诡见蒋介石很得意,便提醒他:“王东城毕竟执掌二师大半年了,军中有些亲信,况且刘峙升任二师师长后,他留下的第三旅旅长人选也得赶紧定。”

    “人选我已经有了。庄文革。”蒋介石脱口而出。川军整编之后,庄继华就该升为旅长,当初一念之差…….,幸亏庄继华没起异心,蒋介石已经感到庆幸了。

    “文革地才干没话说,只是……….。”冯诡有些犹豫。

    蒋介石盯着冯诡,冯诡还是庄继华推荐的。怎么会……..。

    “文革亲共。”冯诡犹豫再三还是吐露出他的想法,他能当上蒋介石的机要秘书。应该说要感谢庄继华,可是他认为一码归一码,既然当了蒋介石地幕僚,就不能欺骗蒋介石。

    “哦,这个呀,你不了解文革,他是支持国共合作。这我知道,这年头谁不说几句这样的话。”蒋介石这才松口气,笑着替庄继华辩解。

    “不是这个,”冯诡摇摇头:“您还记得那篇无名的文章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