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节 (第4/4页)
经被否决了,这时才作是不是有点晚了。”李彦国提出了个关键问题。 “问得好,”伍朝枢点头道:“这才是其中的关键。难怪今天蒋介石的病好了,难怪今天议案被否决他也无动于衷,原来他的文章作在这里。嗯,高明,高明,必须喝一杯。” 说罢,他举起酒杯向济远示意,济远心里虽然焦急,却也无可奈何的举起酒杯一饮而尽。放下酒杯,伍朝枢才意犹未尽的说:“蒋介石地目地是想利用议案被否决的机会,在宣传上向共产党发动反攻,你们看,”他拿起报纸念道:“‘北伐是总理地遗志,是衡量一个**者是真**还是假**的试金石。’,蒋介石的文章大慨就是作在这里。” 济远有些糊涂了,他不解的看着伍朝枢:“他要作什么文章?” “这还不明白,真**的支持北伐,假**的反对北伐,你看现在广州各大学校的学生们高喊**,其实他们那懂**是什么,只是简单的认为学习苏俄,打倒军阀帝国主义就是**,那好北伐就是打倒军阀,你不支持,还算是**吗?”伍朝枢想想都有些好笑。 “更重要的是,共产党一向自诩为最**的,总是指责我们国民党,现在我们要求北伐,要求向军阀发起进攻,苏俄和共产党却阻挠,这算什么。”李彦国笑笑说道。 求月票,月票榜上垮得太厉害了,请求月票支持.................. 月票,求月票................................................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二十八节新闻(二)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二十八节新闻(二) “高明呀!”伍朝枢赞叹道:“我们老想这样那样,可蒋介石一出手就直奔他们的命根,够狠。” 李彦国也赞同的点点头:“这是他们之所以有广大号召力的基础,动摇了他们的这个基础,共产党就很难再蛊惑人心了。” 济远这才完全明白,这种高度的搏杀已经超越了他的政治能力,因此他始终只能做个政治边沿人。 “济远这次我们要配合,”伍朝枢沉默会才对济远说:“你要记住,不能象往常那样,文章要死死扣住反对北伐就是反**,苏俄援助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所以一旦他们的目的达到也一样会出卖我们。” 随后又对李彦国说:“彦国,你也要多写点这方面的文章。” 这时的伍朝枢如同指挥大战的司令官一样调派手上的各种力量。 “发动我们的所有报刊,记住中心要全部集中在北伐上,全部集中在反北伐就是反**上;对蒋介石要捧,捧得越高越好。”最后他冷笑着说:“我看这次共产党怎么应付。” “好,云老放心吧,我负责联系报界同仁。”济远橹起袖子,挥舞拳头叫道。 李彦国则没有说话,而是严肃的点点头。 第二天《民国日报》全文刊载了蒋介石的发言,随后又全文刊载了季嘉山的发言,广州媒体顿时热闹起来。《群报》发表了《真**假**》,《**青年》地《苏俄反对北伐的真正理由》,《为何**的不**了》…….甚至一向不怎么关心政治的《七十二坊》也发表了一篇《北伐,**的试金石》。 随着文章的陆续发表,广州各大院校,茶楼公园等青年人喜欢聚集的场所都常见大批青年在大声辩论;街上出现反对共产党地标语,孙文主义学会会员趁机在各个学校组织集会。更有组织去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请愿,反对与吴佩孚联合。要求召开非常会议,商讨北伐步骤。 就在这股新闻大潮中《群报》刊载了《苏俄联吴的真相》,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无名先历数近年苏俄在中国地行动,指出苏俄曾经首先想联吴,向吴佩孚提出以外蒙古换援助的交易,被吴佩孚拒绝之后才南下与国民党合作。然后指出苏俄联吴的目的有二,其一是压制国民党。扶持共产党和吴佩孚,使之与国民党对抗,这样更便于苏俄控制中国政权;其二是换取外蒙古独立,苏俄一直在争取外蒙古独立是因为外蒙古对其国家安全极端重要,从外蒙古出兵可以轻易截断苏俄通向远东的交通,因此苏俄对外蒙古是事在必得,无论是国民党当权还是共产党执政,苏俄都要把外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作者还反驳了所谓的民族自决权。他指出在苏军的刺刀下不可能有真正地民族自决,而且外蒙古是中华民国的一部分,民族自决应该是整个中华民族决定外蒙古是否可以独立,而不是只是外蒙古的一小部分人。 作者无名文笔老辣言辞犀利,论证充分,文章普一发表立刻引起轰动。《新青年》和《向导》立刻反驳,指出苏俄对国民政府的援助是无条件无代价的,无名对苏俄的攻击是破坏总理的三大政策。 蒋介石拿着文章问冯诡是不是他写的,冯诡摇头,他想了半天也没想出广州城内谁能写出这样地文章,最后他猜测是庄文革写的,蒋介石当作冯诡的面给庄继华打电话,庄继华矢口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