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9节 (第4/4页)
头去尾重新说了遍,汪精卫听得还挺满意,可廖仲恺昨天是听过的,他立刻发觉庄继华是敷衍汪精卫,但没有立刻点破,只拿眼瞪着庄继华,庄继华假装没看到,这让廖仲恺有些生气,决定事后找机会与找机会谈谈,不能对国民政府主席这样不尊重。 对于下一步工作,汪精卫也不知道该怎么作,他说了些在庄继华看来今世些虚的大话套话;不过庄继华掩饰得很好,庄继华讲话时他一直毕恭毕敬,满脸虔诚,时不时还捧汪精卫两句,廖仲恺在一旁直纳闷,这庄继华什么时候学会演戏的,以后得小心点,不要被他骗了。 陈友仁年近五十岁看上去象只有四十来岁,留有这个时代很有流行的小胡子,西装革履风度翩翩。 庄继华把他的计划又向陈友仁陈述一遍后,陈友仁很是惊讶,他从1918年就追随孙中山,参加过巴黎和会,也算个职业外交家了,可他从未听说过,如此处理外交纠纷的,在他看来停关事件是个外交事件,应该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庄继华的手段无疑是在耍无赖,其中更有些手段称得上是流氓手段了,一旦揭穿,必然导致国民政府威信大跌。 “不行,这是无赖,绝对不行,政府不能把自己的身份降低到流氓无赖的程度。”陈友仁情绪激动,坚决反对。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五节海关(三)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五节海关(三) 面对激动的陈友仁,庄继华只有无奈的笑笑,外交还讲道德,天真,前世老美为了出兵伊拉克,什么招数没使,造谣,抹黑,强词夺理,地痞流氓的招全用上了。可没想到他的笑又引来陈友仁的愤怒。 刚见到庄继华时,陈友仁对他还是很有好感的,他对这个敢于还击英国军队的青年军官很是欣赏,特别是看了他对英国的分析后就更赏识了,一度找到汪精卫和蒋介石要求把庄继华调到外交部,当然这个要求被蒋介石坚决拒绝了,没有丝毫商量余地。 “庄继华中校,你知道吗?你这是在拿国家的命运开玩笑,这是儿戏,是胡闹。”陈友仁怒斥道,他现在越看庄继华越别扭。 庄继华还没生气,廖仲恺却不高兴了,廖仲恺认为找你陈友仁来是为了商议列强的反应,不是讨论方案时候合符道德,同时又担心庄继华受不了,因此他立刻插话道:“友仁你这就不对了,文革的策略我们还在讨论,儿戏还是妙招,现在还不好说。” “仲恺,你……。”陈友仁指着廖仲恺气得说不出话来。 “陈次长请不要激动,”庄继华站起来,他作了个手势:“在上海,英国人说他们巡捕受到学生的威胁,所以开枪;在汉口,英国人说他们的水兵受到工人和市民的威胁,所以才开枪,在沙基,他们说游行群众先开枪;在九江。在青岛,他们装备精良的军队都受到****市民地威胁;再远点,辛丑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可他们的历史书上记载却是,西方帮助中国走进文明,类似的还有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世界还有比这更无赖更流氓的吗?没有,陈先生。外交家就是要用最华丽的词藻,为最卑劣的手段辩解,达到最有利地目的。如果所有国家都恪守道德,这个世界就不会有战争。” 说道这里,庄继华直视陈友仁:“没有我们地同意他们凭什么他们说停关就停关,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天下没这么好的事。”然后又换种口气说道:“其实我也考虑了,规避列强共同干预的风险。我认为只要我们对列强区别对待,列强中的日本、美国是很乐意看到英国在粤南吃瘪的。现在汪主席需要你从专业角度分析此事发生后列强可能采取的对策。” “对,友仁,收回海关也是总理的愿望。”廖仲恺也劝到,他走到陈友仁身边,拍拍他地肩膀:“国家贫弱,我们无法用武力收回。变通一下,手段虽然不够光明正大,可只要能收回海关,下三烂也无妨。” “嗯,我看没什么,文革说得对。我们的目的是高尚的,是为国家民族,被点恶名也算不得什么。”汪精卫面带微笑大义凛然的说。 陈友仁叹息一声,知道廖仲恺决心已下,汪精卫已经动摇,自己再反对也无用,他开始仔细分析列强将来的反应,却发现对庄继华的无赖,英国人好像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以公司名义接收海关的部分权力。固然是掩耳盗铃。可关键是停关是你自行宣布地,停关之后商业还在继续。原本由海关提供的服务现在被公司代替,收费理所当然,国民政府又没出面。想到这些他不由苦笑了,总理争了数载没有争到的海关很可能就这样被这个下三烂招数给弄回来了,真是一大讽刺。 想清楚后,陈友仁抬头看看廖仲恺和汪精卫:“列强会提出抗议,也可能派兵舰威胁,如果能区别对待列强,威胁不会大,也就是说外交上风险有,但不大。” 陈友仁的判断无疑宣布庄继华此策可行,庄继华心中石头总算落地了,汪精卫也倍感兴奋,廖仲恺高兴的笑了,可很快他就笑不出来了。 “还有件麻烦事。”廖仲恺面带愁容的,庄继华和汪精卫闻言不解地看着他,廖仲恺叹息道:“省港罢工委员会宣布,封锁香港,所有洋货均不得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