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投机者_第5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5节 (第4/4页)

思义为富人所享用,富人有钱则多为国家贡献,也有利于提倡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社会风气。

    学生认为有这三条可以弥补,至少可以部分弥补财政收入的减少。……。

    第三改革军队。目前广东的军队近十万。可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学生认为只有党军。其他军队多少带有封建军队残余,军队改编的手段是政治为先。体制其次,人员调动第三,最后是混编。

    所谓政治为先是指对军队地政治教育,政治教育首先针对军官,在各军建立教育大队,对军官实行分批轮训,特别是中下级军官,以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为目的,政治觉悟不达标者要逐步调离军队系统。

    各军在广州均办有军校,这些军校应该全部合并到黄埔军校中,以后各军军官必须是军校毕业生,同时允许各军军官报考黄埔。

    对各军进行整顿,目前广州各军番号很多,可是部队战斗力参差不齐,很多部队武器都不足,所以对军队进行点编至为必要,一方面淘汰老弱,另一方面控制军费支出,这样虽然人数下降了军队的战斗力却不会下降。…..。

    第四成立国民政府是当务之急。

    此时无论政治上、军事上、经济上都已到必须成立国民政府的时机了,此事已经不能再行拖延。

    政治上,国民希望能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为他们依靠;军事上,整顿军队必须以政府地名义实行;经济上,统一财政也只能在政府之下实行。

    故而当前必须马上要进行的是两件事,一是派人赴上海接管谈判,另一件即是立刻成立国民政府。……。

    最后针对列强的策略。

    上海事关各国列强的利益,故而在上海他们能统一行动,但列强并非铁板一块,可以分而治之。

    在列强之中英国日本为此次事件的直接发动者,我们的矛头可以直接针对此二者,其中英国是最顽固者,应该是我们打击的重点,打击的方式应该采取和平方式,即以罢工,拒绝英国商品,停止与英国的金融交易,拒绝英国在华投资为主,将部分与英国谈判的项目转交给其他各国,如此必可分化列强,使其向英国施压,逼英国让步。

    在广东除英国之外,其他列强均无重大利益,所以广东地行动不会招致列强地统一干涉,即便有干涉也是局部的,暂时地,只要我们策略得当,比如针对英国船封锁港口,除英国船外其他船只均可进入广州。

    英国必然进行武力威胁,则此种威胁又可以增强我们党政军的团结,有利于我们的整军整党。

    …..。”

    两天后,当庄继华把报告写好之后,按照习惯他重新通读一遍全部报告,他被自己的大胆吓住了,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烧掉这份报告。这个念头在他的脑海里转了一圈就消失了,因为一方面蒋介石已经知道他要交一份报告,另一方面他隐约感到如果真的完全实现报告中的计划,那么两党争端就可以在法律下调节,避免4.12也不是不可能。思前想后他还是决定把报告交给蒋介石。

    不但庄继华被吓住了,蒋介石看完报告后也被吓住了,他柔柔太阳穴,心说这个庄继华真是太大胆了,我都还没有力量干涉党权政权,他就敢提出这样的报告,不,应该是计划。

    看看房间里没人,蒋介石自嘲的一笑,自言自语的说:“娘西匹,有什么,不就是一份报告吗?”

    随后蒋介石又拿起计划书仔细看起来。复读之后,蒋介石神色凝重的思考片刻,他拿起电话。

    “仲恺兄吗?今天有没有时间,我有点东西给你看,最好是你过来,….,好,我去见你。”

    放下电话,蒋介石又把邵力子叫进来,把庄继华的报告交给,让他亲自誊写,不能交给其他人。

    于是庄继华再次把自己扔进风口浪尖,更严格的说是暗流漩涡之中。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一节夺军(七)

    第四章大革命风云第一节夺军(七)

    广东共产党高层的一致反对,使鲍罗廷也不能一意孤行,但鲍罗廷也不是轻易让步的人,在广东区委碰壁后,他转而说服上海的共产党中央,他在给陈独秀、彭述之的信里明确表示希望中共能让步,可以接受不参加这一届国民政府的要求。

    中共中央在租界的一栋灰色小楼里召开临时会议讨论鲍罗廷的建议,陈独秀对参加政府更是不以为然,他毫不在意的嘲讽道:“中国社会主义**的时机还没有到,这就急急忙忙的想当官了。”彭述之也赞同不参加:“仲甫说得对,政府的事就让国民党去搞,我们用不着去当那个官,真当了官恐怕很快就会脱离群众,变成官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