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风云之北洋利剑_第9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节 (第3/3页)



    等到唐健回到福州没几天,南北战局发生了巨大变动,徐世昌被袁世凯任命为战前总司令,徐世昌一上任就调遣两万河南的北洋新军南下增援固守荆州的王士珍部。

    另外,分布在山东的王占元部和河南的曹锟部也得到了后续的兵力补充,经过短短三个月的对峙之后,两方积极调兵遣将,两方前方的战前分外平静,但是,每个人都知道,那是暴风雨袭来前片刻的宁静,一场中原大战一触即发!

    1902年十一月十四日,江苏徐州。

    徐州,古称彭城,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徐州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是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健当初选中这个位置派兵驻扎也是看中了这个地势条件。

    孙万龄自担任西东路大军统帅授中将衔以来,对徐州地防做了很大的改进,首先加强了守卫徐州的防卫力量,其次在徐州前沿百里范围内都设置了明哨暗哨,防止北洋新军偷袭,最后,加大了徐州三个师的训练强度,使原来守卫徐州的两个师耳目一新,人人精神抖擞,朝气蓬勃,比原来的军事面貌要好上不少。

    孙万龄从武汉北上上任的时候还从福建调遣新编一零六师,和原来的第五师、第六师共同协防徐州。

    这一日,孙万龄带着一众军官照例巡视城防,突然,一个传令兵跑了上来:“报告将军,徐州东北方发现敌军!”

    孙万龄抚须道:“可是那曹锟部?”

    “正是!”传令兵答道。

    “有没有探清有多少人?”孙万龄问道。

    “估摸不出,只见黑压压的一大片朝这边而来,似乎是曹锟部倾巢而出!”传令兵不敢隐瞒,如实禀告道。

    孙万龄来回踱了两步,命令道:“命令第五师将士一级战备,准备迎战!”

    “是!将军!”传令兵答道,随后“腾腾”的跑下去。

    孙万龄又命令道:“命一零六师收好左翼,第六师守好右翼!来人,备马,随我到前线!”

    命令不断的从徐州城中传出,而孙万龄已经骑着一匹枣红骏马,在几个警卫的陪同下朝前线直奔而去。

    徐州位于华北平原的南部,域内除了中部和东部存在少数丘岗外,大部分为平原。而徐州的东北部六十里处,孙万龄在那里驻扎了一个师的兵力,第五师师部部刚好扎营在一处小山上,其三个团分“品”字型分部在师部周围,这样互为犄角可以相互照应。

    等到孙万龄赶到师部的时候,第五师的阵地上已经忙成了一团,因为孙万龄一级战备的命令早已经抵达这里,所有的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忙碌着准备着弹药。

    孙万龄登上第五师师部,此时,第五师师长王瑞正和作战参谋们商议对策。王瑞看起来只有三十岁左右,白净的像个书生,但是他曾是湖广总督张之洞手下的得力悍将,以作战勇猛著称,而第五师大部分的士兵都来源于荆楚两地,是张之洞手下不多的劲旅之一。

    王瑞见孙万龄进了师部,立刻敬礼道:“报告孙将军,一级战备命令已经收到,第五师全体官兵已经做好战斗准备,请孙将军训示!”

    孙万龄摆了摆手,说道:“我没有什么可训示的,现在情况怎么样?”。

    “将军请看!”王瑞递给孙万龄望远镜。

    孙万龄居高临下,视野比较开阔,只见远处几千米外,黑压压的排满了北洋新军,最前面的应该是他们的骑兵营,看着阵势,是马上要发动进攻了!

    第三卷 战火远东 第三十章 徐州首战(一)

    “报告将军!所有士兵都已经进入阵地!”副官报告道。

    孙万龄点了点头,望远镜中北洋新军的骑兵已经蠢蠢欲动,似乎马上就要进攻了。

    在这对峙的三个月里,虽然日子过的平静,但是孙万龄治下的三个师并没有放松警惕,谁都知道,这是袁世凯在酝酿一次大的进攻,看今天的架势,这袁世凯要行动了!

    孙万龄对王瑞说道:“王师长,我上次跟你说专门防备骑兵的陷阱挖好了没?”

    王瑞笑道:“早就按将军的吩咐在一个月前就挖好了,保证这些骑兵无法接近我们的阵地!”

    “恩,那就好!一会等北洋新军发动进攻后,立即派一骑兵小队,直奔北洋新军左翼,一定要记住,骑兵小队每人的马尾上都要绑上一株枝叶,把烟尘弄得越大越好!同时再派你的骑兵营从右翼包抄,插到北洋新军的中军!”孙万龄短短数语就将战术定下来,以前沿阵地为掩护,派出一支疑兵从左翼佯攻,但其真正的主攻方向却是右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