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5章 (第2/2页)
许老爷子一辈子郁郁不得志, 他本人的确没什么真才实学, 庸庸碌碌,但培养出了一个好儿子。
许胜兵手握大权以后, 许家跟着飞升,一大家子亲戚也沾了光,曾经疏远和看不起他们的人全来巴结,许老爷子终于出了心中那口不畅的气,逐渐变得飘飘然起来。
曾经没人看得起他,现在人人都来巴结他,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沧桑变幻,人在路上不断前行,没有永恒的输赢。
然而,人一旦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容易出问题。
在许老爷子看来,儿子出生入死,是大徐的功臣,许胜兵每天拿命换边疆稳定,自己在当地拿点好处有什么的,懂事的人早已自觉上贡了,于是他连同几个不成器的后辈,在当地大肆搜刮民脂民膏,所有来巴结和贿赂许胜兵的人带给他的东西,他根本不过问许胜兵本人的意见,照单全收。
人们有时候找不到给许胜兵送礼的门道,便把礼送到他父亲手里,期待许老爷子能在许胜兵面前说几句好话。
许老爷子一一应下。
数儿大的他记下,数儿少的他转眼就忘,事儿一件办不成也没什么,没人敢说什么。
许家人可不是一般人能得罪的起的人。
许老爷子放飞自我,太过离谱,他住的地方甚至比宫里还要豪华,枕头都是金子做的,如此铺张浪费、奢侈浮夸终究惹来非议,有人看不下去,一纸奏折把这件事参了上去。
这次,这件事没像之前一样被压下去,而是像沸腾的锅一样,咕嘟咕嘟冒着泡,一时间群情激愤。
群臣为了此事吵得天翻地覆,主要有两派斗争激烈。
以梁君宗为首的清流主张严加处置,以谢止松为首的谢党则主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两派都有各自的理由。
梁君宗认为国法不能不遵守,何况许老爷子所做之事败坏社会风气,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不能被原谅。
谢止松则认为许胜兵在前方奋勇杀敌保卫边境,是大徐百年难得一遇的将才,除了他之外再无别人,不能让大将寒心,杀敌时有后顾之忧。
除此之外,谢止松还有自己的私心。
许胜兵和他的关系一般,之前谢止松在军中的抓手是吴泽,吴泽没了之后他在军中无人。虽然文官和武官总是各玩各的,但军中有人总比无人好。
谢止松跃跃欲试。
他想讨好许胜兵,在他眼里,许老爷子犯的事根本不是事儿。
在朝堂吵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泰王问邹清许这事该如何主张。
邹清许不假思索地说:“许老爷子所做之事,千夫所指,当地的百姓还挣扎在温饱线上,但他一顿饭吃得豪奢一点的话,要点上百来道菜,实在令人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