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第1/2页)
停在田岸上的一匹高大骏马和踏风互蹭脑袋,萧亭站在田间,朝他浮出笑容。 唐青从马背跃下,跟着下了田。 “王爷,您今日也在。” 萧亭道:“挑了个日子,正合心意。” 他将手里的稻子分了一把给唐青:“一起。” 唐青只好跟着对方往田里插稻。 萧亭磁声开口:“今年冀州开设边贸,若无意外,皇上会派遣特使督查,人选应当就是唐侍郎了。” 唐青正色:“能为陛下分忧,自是荣幸。” 萧亭:“听闻侍郎在梧郡吃了不少苦。” 唐青:“吃过苦的不止下官一人,为陛下分国事之忧,乃份内之职。” 萧亭笑笑:“是吗。” 唐青哑然。 表面话听起来有些冠冕堂皇,如果不是意外卷入朝廷,他或许还在梁王府自在悠闲的度日。 一开始只为了自保,让皇帝看见他有能利用的地方,换他自由。 可陆续走了几个地方,停留在当地生活,所见所接触到的环境,使他慢慢改变了初衷。 唐青扪心自问,如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可以改善百姓生活,他愿意为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改革计在长远,实施起来,或许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可假如因为他尽力带头把第一件事情办好了,慢慢推行到其他地方,比如推行到南郡,使得在远方还记挂自己的朋友得到生活上改善,便叫唐青心满意足,更加坚定这份继续走下去的决心。 萧亭眉目专注,看着青年脸上焕发的神采,就如看见春日间落下的一道明媚暖煦的光。 “唐侍郎是个很独特的人。” 唐青不自在道:“王爷过誉了。” 叙谈间,田垄上有人喊:“王爷,唐侍郎——” 李显义站在上头,唐青瞬即意会。 萧亭道:“过去吧。” 春风和煦,萧隽伫立在另一田间,遥遥看着攥了把稻子的唐青走近。 他道:“唐卿与皇叔倒是相得甚欢。” 唐青望着手里的稻苗,停下脚步,不走了。 见状,萧隽无声清了清嗓子 :“孤与你有要事相商,关于冀州边贸,若卿不便……” 唐青:“臣愿为陛下效劳。” 又开口:“这是一开始就说好的,不是么?” 萧隽无言。 他甚至觉得唐青是为了逃避自己,才迫不及待地离开皇宫,离开邺都,他想好缘由,只要唐青不想去,他就另外安排人选。 可一开始是他要唐青为自己做事,选了这样一个特殊的人,做他的刀。 萧隽道:“冀州地处北境,与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