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御匾到,千亩芸薹见天日 (第1/2页)
李康道“什么探望、叙旧,你就是为了来的。这个我也没有了,都被家尊拿走了。” “你别蒙我,我听齐兄说了,你那还有一本。” “这本不行,这本是刘家的小丫头抄的,女子手迹不易外传。” “当真不行?” “不行!” “我听说你在找一样东西,‘形似月季,……’。”施清晃着脑袋得意地说。 李康立即打起精神,问“施兄,你知道这样东西?” “手记?” “施兄,这是女子手迹。我这次回去也要还回去的。” “一个八岁的农家女娃娃,哪有这么多忌讳?你放心,我带回去只是自己翻阅,绝不外传!” 李康急切地说“施兄,你先给我说说这是什么东西?做什么用?” 施清说“此物在福州被称为‘白叠子’,也有百姓也叫其为‘吉贝’。草实如茧,中丝如细,当地人多取其织布。宫里的贡品白叠就是用白叠子织成的,质地柔软,乃布中佳品。” 李康失望地问“只用做织布?” “怎么,贤弟听说了什么?” “那刘家人说,此物一旦广泛种植,北方百万官兵再无寒冬之苦!” 施清吃惊地说“嘶,这刘家胆子真大,他们知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什么?” 李康道“可不是胆子大吗?换了别人家,谁敢开荒种苞米、冬日种芸薹。他们家还种了一亩多胡萝卜,据说亩产可达千斤。” 施清惋惜地说“亩产千斤?!可惜这东西不好吃,否则黎民百姓再无春荒之苦了。” “此事刘家也说了,这东西蒸熟或煮熟后滋味尚可。” “可惜了,此物不易保存,否则大齐再无饥荒了。”施清叹了口气,随即又问,“这芸薹又不是粮食,刘家种这个做什么?该种冬麦才是。” “那处荒地贫瘠,刘家只试种了五十亩麦子,其余都种了芸薹。刘家计划,若是芸薹无法安然过冬,二月就开始种苞米,五月收获后再种一茬。那五十亩麦子若是试种成功,他们还计划试种水稻。” “水稻?刘家人还真是厉害,有了那百亩水塘,那块地再无灌溉之忧了,以百亩荒地换取千亩良田,呵呵,本官当初还真是小看了他家。你这回捡到宝了。这白叠子之事你打算如何处置?” “这事既然是刘家说的,就让他们自己折腾,本官为他们保驾护行就是。”李康微微笑道,“施兄,你给我一百亩地的种子,再给我派两个会种白叠的人来,我给他们送过去就是。” 施清看了一眼李康,心道这李康二十板子真没白挨,随后笑道“我以为你又会要一千亩地的种子呢。行,就照你说的办,你将拿来。” 李康拿出手记,叮咛道“你可收好了,别让我哥哥们看到!” 施清抢过手记,拢入袖中,大笑着扬长而去。 腊月初三这天,张都头突然带着两名衙役匆匆赶到刘家老院,通知刘来福准备接旨。刘来福听了几遍才听明白了张都头的话,差点跌坐在地上。全家人一时不知所措,只有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