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 打水井,老刘家千亩开荒 (第2/2页)
给她,他们要赈灾还是让他们自己去做。我们正和楼不缺这点银子。” “是,大官人。” 下马正式开始抗灾的第二日,州府几家正和楼同时贴出告示,正和楼会将所有酸菜鱼的毛利全部用来赈灾。一时间,酸菜鱼名声大振,正和楼也人满为患。 另一边,刘大山当天就带来了打井人。经过打井人的勘察,荒地适合打井。刘来喜和打井人谈妥价格,立即开始打井。 与此同时,正和楼张掌柜让刘大山告诉刘来福正和楼木柴告急。刘来福知道消息十分无奈,只好和村人商量,请大家还柴。村人虽然不愿此时打柴,可感念刘来福的好处,纷纷抽空上山打柴晒干给他家送过来。 当日下午,里正又收到县衙告示,大致内容是准许村民以粮代役;放开粮价;以工代赈;鼓励乡绅开设粥棚。 村民知晓告示第一条内容都欢呼雀跃,纷纷找里正表示愿意以粮代役。至于其他几条与他们无关,也无人关心。今年麦子多少有些歉收,且暂时不用交税,大家暂时也不会卖麦子。刘雨儿看到告示心中稍安。 刘家圩村民欢欣鼓舞,县城里却炸开了锅。城里清流学子纷纷指责县令荒唐,此时不限制粮价、安抚百姓,反而放开粮价,简直是丧心病狂、视百姓为无物。李康无奈,只好闭门不出,也不多做解释。 抗灾第三日,下马县正和楼起贴出告示告知百姓将所有酸菜鱼的毛利全部用来赈灾。正和楼此举引来百姓交口称赞。同时,下马县的粮价飞涨,碎米价格一夜之间涨了五倍。城里大户屯粮,县衙也不制止,百姓骂声一片。 抗灾第四日,下马县粮价继续飞涨,附近州县粮商闻风而动,开始向下马县运粮。下马县衙也终于开始行动,告知百姓官府要修河堤,青壮年男女均可携带工具协助,成年男子每天可得三升米,女子两升。老少妇孺也可前往帮忙,每人早晚可分得稀粥一碗。 这日下午,刘家圩后山脚下荒地打井完工,经刘大田和村里老者确认,这井水可以灌溉田地。晚上,刘大田一家和刘大山夫妻齐聚刘家大院商议开荒、打井、种稻和供柴等事项。刘雨儿和刘青峰建议分片开荒,开一片打一个井。对此,大家均无异议,最后决定刘大山不再进城送柴,带领大家开荒;刘来喜、刘来安和村里人商量农忙期间刘家人只收干柴,六文一担,刘家贴钱租太平车送柴;刘来好、刘来福带领几个大孩子尽快种稻;长媳孙氏带领金氏和唐氏准备大灶,做好施粥准备;张氏和刘雨儿负责收柴、做饭。 抗灾第五日,刘青峰进城求见并告知大人,刘家已经做好开荒准备。县令李康命张都头做好准备第二日带领衙役赶赴刘家圩,并立即派人通知李家庄和上岗村里正两村所有灾民次日均可携带农具和碗筷到刘家圩协助开荒,两村百姓不经允许不得逃荒。 s:书友们,我是我是兔兔妈,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