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不韦_第一百零四章 金人铭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四章 金人铭背 (第2/3页)


    那茅草覆顶的建筑原来是太庙的明堂。

    明堂上圆下方,象征天道为圆,地道为方。明堂外是用泥土砌成的三级台阶,据说是为了彰显节俭之意。此处乃是周天子发布政令、祭祀祖先、宣明教化、分封诸侯、诸侯朝拜、奖罚功过的地方。

    在明堂的台阶右侧,立着一个与人等高的铜人,铜人的嘴上铸有三道封条,面目神情也是颇为庄重。

    姬咎笑道“吕公子,你可知这金人所为何意?”

    苏代摆手道“西周公莫要难为我这位吕老弟,他一个经商之人,怎会知晓这金人的来历,还是让老夫说上一说,如何?”

    陈政心想,你个苏代真是不放弃任何一个显摆自己的机会,要是有少林十八铜人在场,先给你拖出去打到你灵魂出窍再说。

    苏代指着那铜人道“此乃古之慎言者也,其上所铸的三道封条,乃是君子当三缄其口之意。此金人乃先周王室所铸,意为警示后人,切不可多言多语,务当慎言寡语。吕老弟,你可知这金人之上还有何奥妙乎?”

    陈政真想一巴掌呼过去,可自己对眼前这尊铜人确实是一无所知,难道铜人的身上有个什么机关,轻轻一按就能一脚将苏代踢到火星上去吗?或者“嗷”得一声,现场来一段儿杰克逊的太空步呢?

    当陈政绕着铜人观察时,果然有所发现。

    只见铜人的背后铸有一段铭文,那文字的字体古意盎然,根据陈政的判断,应是上古时期,古人在青铜器上所铸的金文。

    苏代也绕到了铜人的身后,一笑道“吕老弟,你可知这铭文的出处否?”

    陈政轻轻一笑“苏先生,你我今日有幸来此,还是请这太庙的守藏史讲解一番来历,可不要喧宾夺主才是。方才苏先生所说的三缄其口,不就是当言时慎言、不当言时闭嘴之意嘛!”

    苏代一愣,顿时憋了个大红脸。

    太庙守藏史忙走到前面讲解道“此乃《黄帝铭》六篇之一的《金人铭》。”

    其文曰

    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

    无多言,多言多败。

    无多事,多事多患。

    安乐以戒,无行所悔。

    勿谓何伤,其祸将长。

    勿谓何害,其祸将大。

    勿谓不闻,神将伺人。

    荧荧不灭,炎炎奈何。

    涓涓不壅,将成江河。

    绵绵不绝,将成网罗。

    青青不伐,将寻斧柯。

    诚能慎之,福之根也。

    口是何伤,祸之门也。

    强梁者不得其死,好胜者必遇其敌。

    盗憎主人,民怨其上。

    君子知天下之不可盖也,

    故后之下之,使人慕之。

    执雌持下,莫能与之争者。

    人皆取彼,我独守此。

    人皆惑之,我独不徙。

    内藏我知,不示人技。

    我虽尊高,人莫害我。

    夫江河长百谷者,以其卑下也。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戒之哉!戒之哉!

    其大意为,君子要慎言慎行,切不可滔滔不绝、出言不逊,亦不可惹事生非、自取其祸,身处安乐时当战战兢兢、防患灾祸,须知灾祸时刻在身边滋长,若不反观自查,必有大难降身、大祸临头,则悔之不及。肆无忌惮、夸夸其谈之人犹如站在灾祸的门前而不自知,凶狠残暴、争强好胜之人终将被敌手消灭。拥有财富之人要勤俭持家,不可奢靡无度、人前炫耀。身处高位之人要屈己尊人,不可盛气凌人、鄙视弱小。即使世人皆是追名逐利之徒,君子也当坚守此道、独善其身,而不可迷失自我、随波逐流。懂得隐藏自己而不轻易显露的人才会活得安定从容,那些看上去笨拙凝重实则大智若愚的人才是世间的高人。天道无亲无私,君子若能慎其言、居于下,不被名利羁绊,便会得到上天的眷顾。

    听了守藏史的一番讲解,陈政深感收获良多。回想起两千多年以后的某些人,肚子里只是装着些书本上学来的东西,便整日高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