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2章:宣布新任命 (第2/2页)
这个莆田县令就是两县合并之后,新县县令的最佳人选了。 眼瞅着夙愿离自己咫尺之遥,刘县令岂能不激动? 而且,能在两县合并之后的新县增设一个折冲都尉府,那这个新县绝对有着重中之重的地位,朝廷肯定在不远的将来还要有大动作。 折冲都尉府是干嘛使的? 这可跟团练军这种民兵编制不一样,而是隶属十二卫府的,除了拱卫地方之外,还要定期轮流抽调进长安,负责拱卫帝都。 可想而知,朝廷越发看重泉州府了,这新县也即将进入朝廷将来的大规划里。 在这种新县干上一任县令,刘县令相信,自己的仕途将会迎来春天! 激动! 刘县令已经难掩住心中的激动,就差猛地站起,高举右臂大呼:我我我,让我刘某人来当这个新县的县令吧! 至于崔耕和陈子昂,也是面有波澜,不过却是高兴不起来。 很明显嘛,今天宋长史来宣布这个消息,又将莆田刘县令一起叫过来,而且之前也说了,以后不会派人来出任清源县令了,这已经说明,合兵之后的新县县令人选,八九不离十,就是姓刘的了! 对于出身清源县衙的两人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尤其是崔耕,刚到清源县衙出任这个九品县尉才多久?不过三个月。 而合并之后的新县绝对是望县级别的,县尉至少是正八品的给事郎,朝廷怎么可能会让一个才干了几个月的九品县尉,突然跨越从八品承奉郎,直接晋升到正八品给事郎? 而且,莆田县那边还有个老资历的县尉贺旭,人那可是正儿八经出身的县尉,跟他这种由商转仕的半路出家货色可不一样。 真要在两个县尉中选一个新县的县尉,崔耕相信,贺旭绝对甩自己两条街。 那到时候,自己何去何从呢? 他有些郁闷地看了眼一言不发的陈子昂,又看了眼满脸激动的刘县令,暗暗郁闷道,不会就这样把哥给撸了吧?那也太惨了,才当官几个月啊?连官服一天都没穿过,不会这么衰吧? 就在几人各怀心事时,宋廉又清了一下嗓门儿,朗声道:“两县合并之后的新县之名,暂且不做讨论。不过新县已经被朝廷立为上县之上,乃望县,县衙编配县令一名,县丞一名,主簿一名,县尉一名,三班衙役及狱卒驿卒及其他在编杂役,暂定人数一百二十名!县衙所在地还是设在莆田县城,增置的折冲都尉府设在清源县城。两县民生政事尽归新县县衙署理。吏部让府衙报送新县县衙官员名单,冯刺史与张别驾还有本官在两天前便差人将名单送往长安!咳咳…本官来宣布一下报呈吏部的新县官员名单。” “新县县令,州府举荐原莆田县令刘幽求!” 噗通! 刘幽求终于激动地跪了,当真是失态到了极致。 “新县县丞,州府举荐原清源县县丞陈子昂!并举荐原莆田县丞陶文元出任新县主簿!” 陈子昂轻唔一声,倒也不激动,不过还是向宋廉拱手称道:“感谢冯刺史宋长史对下官的抬爱!” “至于新县县尉——” 宋廉看了一眼崔耕。 同时,崔耕也是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宋廉,心中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 宋廉道:“我们举荐原莆田县尉贺旭,出任新县县尉!” 妈的! 崔耕听罢脸色一垮,暗骂一声,果然没老子的份儿,真把老子撸了! 这边宋廉继续说道:“两县县衙的佐吏衙役,由新县衙自行筛选,按需留编!至于两县如何合并,州府会在十天内出章程,朝廷敦促两县合并在一个月内完成!” 此时莆田县令刘幽求已经从激动中缓缓平静了下来,对陈子昂拱了拱手,笑道:“陈县丞啊,以后你我就在一个县衙共事了,本官今后还少不了你的襄助啊!” 陈子昂与刘幽求没什么交情,客套地谦逊两句之后,发现这次新任命中,宋长史将崔耕给忘了。 毕竟他跟崔耕在县衙共事有些日子了,而且在抗击山匪之事上,两人默契有加,也算有些交情。 这时,他看着怔怔发愣地崔耕,同情地叹息一声之后,颇为仗义地问向宋廉:“敢为长史大人,崔县尉虽在清源县尉任上时日尚短,但却是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尤其是山匪袭城之事上,崔县尉是有功的,而且是头功。若非是他,恐怕清源县的百姓便遭了山匪的洗劫和荼毒。所以,下官斗胆问一句,州府是如何安置崔县尉的?” “哦?” 忽然,宋廉轻轻抚额笑道:“瞧本官这记性,怎将崔县尉给忘了!崔县尉啊,另有任命!” 崔耕猛地抬头,问道:“长史大人,是何任命啊?” 宋廉道:“新设的折冲都尉府,由你出任折冲都尉府长史一职,官秩从七品!” “啊?什么情况啊…这是…” 崔耕惊得张大了嘴巴,半天没反应过来。 折冲都尉府长史?官秩从七品? 咋一不留神,噌的一下,就从九品县尉窜到从七品去了? 不单崔耕错愕,陈子昂刘幽求两人亦是意外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