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0章 回家 (第1/2页)
向坤一下在高铁座位上坐直了身体,把旁边俩乘客吓了一跳,惊疑不定地看着他。 反应过来的向坤对着两人点头抱歉地笑笑,没有解释什么,重新靠到靠背上,摘下眼镜,眯起眼睛,一副在打瞌睡的模样,但实际上却是在用心地感受着那个出自自己之手的八臂八眼小木雕。 向坤记得很清楚,在制作那个木雕的时候,他并没有产生那种“超感关联”后眼前瞬间一片白光的感觉,而且现在对木雕的感应,也和一般建立了“超感关联”的物品不一样。 建立了“超感关联”的物品,向坤可以清楚地感知到其方向,甚至其所在如果是他之前熟悉的地方的话,他还能直接准确地定位到具体的位置。 但这种定位,仅限于物品本身,那种感知是十分“虚幻”的,对物品所在的环境,并没有任何直观的“感知”。 而现在,向坤其实没法感知到那八臂八眼木雕的具体位置,也没法感知方向,让他顺着这感应去找这木雕,是找不到的。 但他却隐约地发现,自己好像在用第三视角“看”着木雕,这种“看”似乎是一种意识层面的“看”,而不是视觉等感官层面。 他还感知到一种仿佛不属于自己的情绪,很莫名,很难描述。 这种感觉太奇怪了,明明建立感应的是木雕,但得到的感觉却是另一个视角。 那种感应忽然慢慢变淡,然后消失。 向坤愣了一下,睁开眼睛,皱眉望着窗外飞逝的景物,开始思考自己和那雕刻的木雕是建立了什么吊诡奇葩的联系。 毫无疑问,建立联系的过程应该是在雕刻的时候。 而彻底建立联系,肯定还是在完成木雕几天后的23日,完成饮血,并且于24日醒来后,才真正完成。 只是当时他没有往那方面想,没有去感应这个木雕。 这么看来,建立联系的方式,和“超感联系”也差不多。 但这感应,到底是干嘛用的? 那莫名的、仿佛不属于自己的情绪,难道是现在正在把玩那木雕的人的? 那木雕成了一个情绪的信号接收站? …… 向坤在下午4点抵达了刺桐市。 虽然前几天他就已经跟老爸老妈汇报过他准备回家了,但具体哪一天,具体什么时间,却没有说,他准备给爸妈一个惊喜。 出车站打了车,直抵所住的小区。 他们这小区建成很多年了,房子比较老,已经有差不多20年,基本都是六到七层的楼房,没有电梯。 当初向父买下那套150多平米四室两厅的套房,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找朋友借了不少。 当然,如果按现在的房价来算,那还是大赚特赚的,算是他们家最成功的“投资”了。 向坤站在8#502自家的大门前,心下也是有些感慨。 虽然他基本每年春节都回来,但今年到现在,几个月的时间,对他而言却像过了几年那么久,经历了太多,特别是心理层面。 向坤站了一会,收起感慨,深吸了口气,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