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假驸马,真皇后 第133节 (第2/3页)
没说话。 贺顾咽了口唾沫,抬眼看着他,道:“你……你到底怎么了?” 裴昭珩沉默了一会,忽然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 “你为何……不告而别。” 贺顾愣住了。 他本来以为三殿下多少要疑惑一下,他刚才有气无力欲拒还迎的推那么两下是做什么,却不想他竟似乎并不太介意。 倒是问他为何不告而别…… 什么不告而别? 这又是哪一出? ---------------------- 三殿下果然言出必行。 那日他说会想办法,果然转头就想了办法,一封六百里加急急递回京,隔日便有驿官带着皇帝的圣旨回来了—— 阳溪流民成患,北地山匪作乱,阳溪知县钱文翰抚恤不力,放纵以生民怨、起民变,朕闻之心甚忧,拟旨特命粮饷兵马使贺顾率兵八百,暂调昆穹山营地,协助恪亲王设场搭棚,赈济灾民,除慑山匪,非御诏不必回,钦哉。 贺顾一得了这道圣旨,立马傻了。 虽然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昆穹山营地屁大点地方,又不像承河、洛陵两处大营一样前后坐镇大越朝疆土一南一北,拥卫京畿,掌着生杀大权,闻修明、杨问秉二人尚且不敢托大,何况周将军,皇帝说的他自然要听。 但是贺顾一个粮饷兵马使,原只是个小头头,就算要往上升,也是有路数有规矩的,哪个等级哪个身份,手底下管多少兵也都是有迹可循,可他如今这样直接调离昆穹山,自己带兵八百,基本已经是一个杂号将军,也就是佘偏将这样的身份才能有的数量,且最重要的一点“非御诏不必回”,也就是说,以后昆穹山营地,他不再归周将军管,谁的话也不必听,只需受命于君—— 这得的可就不是鸡毛,而是尚方宝剑了。 起码他原来琢磨着准备一点以后可为三殿下驱策的人马,这打算眼下总算能实现了。 也不知三殿下究竟和他爹说了些什么,竟然能说动疑心重重的笑面虎老皇帝。 贺顾眼下已然没有什么脑力和心情再去琢磨皇帝的心思,想了想也只把那日在山上见到的异状,告诉了裴昭珩,并没有再告诉任何旁的人,裴昭珩听了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神色有些不对,却也只说他做得不错,这事的确不该告诉任何人,叫他别再管这事。 贺顾心中不太明白这是唱的哪出,三殿下又为何放任不管,但足足担心了好几日,佘偏将顺利把粮草押运到了承河,又好端端的回来这事,证明了他的担心似乎完全是多余的,贺顾也只得将此事按下不言。 只是心中却留了疑云。 裴昭珩这一趟是要往北地三府去督修河工,不好在阳溪耽误的太久,因此等得了皇帝的回信和旨意,便又再次启程动身了。 贺顾心知他上书给君父,不惜引得皇帝猜忌,也要把他单独弄出昆穹山大营来,多半是因为他肚子里眼下这个孩子,一时心中有点窝心、又有点不是滋味…… ……他一个大老爷们,如今更是还在军中,倒让三殿下因为这种事替他操起心来,这到底都是哪门子的孽障,唉。 本想着幸好还有那瓶小药丸,谁知贺顾想起此事后把那瓶子翻箱倒柜的寻出来,却发现瓶口的塞子竟然仿佛粘了胶一般,不管他怎么拔都纹丝不动。 这就有点离奇了。 贺顾何等力气,只是一个巴掌大小瓶的塞子,如何就会这样牢固,不管他怎么拔都巍然不动了? 且那瓶子瞧着是玉质的,可不管贺顾怎么折腾,却是毫发无伤。 处处透着诡异。 贺顾盯着那个瓶子,心中既疑云重重又不敢真的不管扔了它,索性天天把它揣在了身上,没事就拿出来琢磨,这一个小小的瓶儿,到底是有什么古怪机括,叫他这样死活打也打不开。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