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82页 (第2/2页)
用过膳,正和这些小辈们说笑取乐,听到曾荣求见,着实也有几分欢喜,忙命人领进来。 曾荣拉着曾华先磕了个头,继而拿出一张二十两的银票,交给紫苏送到老夫人手里。 徐老夫人显然忘了曾荣曾向她说过的那句话,那后二十两银子算是她借的,之前的那二十两就当是徐家还她们姐妹的救命之恩。 “这什么意思?”老夫人问。 曾荣解释了一遍。 这银子老夫人自不会要,不过她更惊讶的是,曾荣居然在短短的几个月就挣到了二十两银子,难怪她一直哭着喊着要来京城,原来是有底气的。 可这底气究竟是从何而来呢? 第七十五章 两个消息 曾荣见老夫人盯着自己打量,似是对自己起了疑心,忙拿出这几日熬夜做的五个荷包,挑出一个双手交给紫苏,紫苏双手接过送到老夫人手里。 “启禀老夫人,中秋将至,为略表心意,阿荣给老夫人和四位太太各绣了一个荷包,还请老夫人莫要嫌弃。”曾荣说道。 “难为你有心了。”老太太乐呵呵地从丫鬟手中接过荷包,且拿在手里仔细查看了一番,越看脸上的笑意越明显。 荷包上绣的是一朵牡丹,牡丹上有对蝴蝶在翩翩起舞,这倒也就罢了,她最喜欢的是荷包上的四个字,“富贵满堂”。 以她这个年龄和资历,什么没见过什么没经过,如今儿孙绕膝,求的可不正是“富贵满堂”么? 不过彼时老太太并未想到这花样和这四个字是曾荣自己设计出来的,因为她清楚绣坊一般都有专门的画工,而锦绣坊又是京城四大绣坊之一,能有几个厉害的画师也不是什么稀奇事。 为此,看过花样后,她又研究了下绣工,曾荣的绣工比南边来的绣娘肯定要略逊一筹,但也不是拿不出手,比一般的闺阁女子要强些,而她素日用的荷包大多是身边人做的,有的还比不上这绣工呢。 见此,徐老夫人才算真正放心,至少这孩子并没有成为她的累赘,而是真靠自己的手艺养活了自己和她妹妹。 只是绣坊的工价有这么高吗? 三个月的时间就能挣二十两银子? 徐老夫人问出了自己的疑惑。 也别怪她好奇,因为曾荣上一次进徐府还说她在绣丝帕,一枚丝帕的工钱才二十文,这才多长时间,怎么能攒这么多? “回老夫人,这两个月我改绣荷包了,荷包的花样是我自己设计的,绣坊给了我一部分花样钱。”曾荣解释道,同时也有点困惑。 她在绣坊造成这么大的轰动,这件事于掌柜能不跟白氏说?白氏能不来找老夫人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