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荣华_第61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1页 (第2/2页)

的就是防着那对无良父母日后再把这妹妹卖了。

    说实话,乡下日子过不下去,卖儿卖女不稀奇,可把孩子卖那种地方的却不多,不过如果是后娘,也就好理解了。

    可理解归理解,同情归同情,但该讲的道理还是得讲,有些话哪怕心里真是这么想的也不能这么直白说出来。

    还有,他毕竟是两朝元老,朝中重臣,这么多年的官威积攒下来,早就形成了不怒自威的震慑力,因此,不管是朝堂上还是朝堂下,甚至于家里大大小小上百号人,谁不得看他的脸色?谁敢轻易驳他?

    可偏偏这个乡下小丫头就敢了。

    无知啊,无知者才无畏啊。

    不过有一点徐扶善倒是承认了,这孩子确实心善,否则也不会把自己妹妹带出来,对一个自身都难保的人,还能想着把自己年幼的亲妹妹救出苦海,这份勇气和胆识不是人人都有的,因此,从这点上看,他还有几分佩服曾荣。

    想通了这一点,徐扶善也就不跟一个小辈置气了。

    第五十六章 戳中

    徐扶善虽然放过了曾荣,但心里仍有两点疑虑,一是这孩子的天分究竟有多高,没进过学,可才学才识却比念过几年书的人还强;二是她攀扯徐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带着这两点疑虑,徐扶善打发两个人去查了查曾荣和欧阳若英的关系,也查了查她和安州府其他几位在京官员的关联,可惜的是,他什么也没找到。

    而且,那两个人说,曾荣日常生活很简单,除了去绣坊上工和菜市买菜,其他时间几乎不出户,即便出户也是带着那个小姑娘一起去逛街游玩,不曾与外人接触。

    当然了,这是后话。

    如今且说曾荣从徐老夫人的屋子出来,在徐靖的引领下又去见了杨氏和白氏,在这两处地方待的时间都不长,只是告知对方她已通过绣坊的测试,可以留下来,次日开始正式上工等话。

    杨氏也叮嘱了她几句话,和徐老夫人差不多,也是让她在外做事需谨慎为上,少说多看多做,和自己无关的事情不要参与等。

    白氏的话明显霸气多了,直接告诉曾荣,若是有人欺负了她,尽管来告诉她,她给她出气。

    随后,白氏又细细问了一遍曾荣究竟是如何通过测试的,得知曾荣绣了一幅带兰花的丝帕,且丝帕上还有两句诗时,白氏的嘴角弯起了一个愉悦的弧度,颇有深意地看了曾荣和徐靖两眼,曾荣腹诽了两句,忙拉着曾华退了出来。

    徐靖一直把她们两个送到大门口,在曾荣的坚拒下才没有跟着她们两个回赵大生家,不过仍坚持让两个小厮送她们回去,因彼时暮色已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