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_第106章 三思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三思 (第6/12页)

,蔡丰等人的动作,大骊皇帝可能清楚,也可能不清楚,后者可能性更大些,毕竟如今他不太得人心嘛。不过都不重要,因为蔡丰他们不知道,文妖茅小冬死不死,大骊宋氏根本不在乎,那个大隋皇帝倒是更在乎些,反正不管如何,都不会破坏那桩山盟百年誓约。这是蔡丰他们想不通的地方,不过蔡丰之流,肯定是想要先杀了茅小冬,再来收拾小宝瓶、李槐和林守一这些大骊学子。不过那个时候,大隋皇帝不打算撕毁盟约,肯定会阻拦。但是……”

    崔东山笑意森森:“宋正醇一死,看来确实让大隋皇帝动了心。身为帝王,真以为他乐意被朝野上下埋怨?愿意寄人篱下,以至于国境四周都是大骊铁骑,或是宋氏的藩属兵马,然后他们弋阳高氏就躲起来,苟延残喘?陶鹫、宋善都看得到机会,大隋皇帝又不傻,肯定会看得更远些。

    “此人坐在那张椅子上,看蔡丰这些人捣鼓。怎么说呢,喜忧参半吧,不全是失望和恼火。喜的是,弋阳高氏养士数百年,的的确确有无数人,愿意以国士之死,慷慨回报。忧的是,大隋皇帝根本没有把握赌赢,一旦公然撕毁盟约,两国之间,就没了任何回旋余地。一旦落败,大隋版图必然要承受大骊朝野的怒火。”

    崔东山那只手始终保持三根手指,笑了笑:“当初我说服宋长镜不打大隋,是花费了不少气力的。为此,宋长镜大怒,与皇帝陛下大吵了一架,说这是养虎为患,将外出征战的大骊将士的性命视为儿戏。好玩得很,一个武夫,大声训斥皇帝,说了一通文人措辞。

    “那会儿,咱们那位皇帝陛下瞒着所有人,他阳寿将尽,不是十年,而是三年。应该是担心墨家和阴阳家两位修士,当时恐怕连老崔瀺都给蒙蔽了。事实证明,皇帝陛下是对的。那个阴阳家陆氏修士,确实意图不轨,想要一步步将他制成心智蒙蔽的傀儡。如果不是阿良打断了咱们皇帝陛下的长生桥,大骊宋氏恐怕就真要闹出宝瓶洲最大的笑话了。”

    崔东山眼神眯起,伸出第四根手指:“然后就轮到了幕后人物,又分两拨。

    “那拨真正的高人,我猜测出自商家与纵横家这两方。他们并无多余动作,不针对茅小冬,更不针对先生你,不针对任何人,只是在顺势而为,对大隋皇帝诱之以利罢了。将大骊取而代之,不说大骊铁骑已经碾过的半洲之地,半洲的一半,也足够让大隋高氏先祖们在地底下,笑得棺材都要盖不上盖了吧。

    “最有意思的,反而不是这拨山顶高人,而是那个打晕陆圣人一脉门生赵轼的家伙,以新科状元章埭的身份,隐藏在蔡丰这一拨人物当中。之后连夜出城,大隋、大骊双方恨不得挖地三尺,可竟是谁都找不到。就像我先前所说,纵横家嫡传,以这桩谋划,作为学以致用的试练。

    “这个章埭巧妙在何处呢?

    “反过来说,只要大隋皇帝被第一拨幕后人说服,孤注一掷,山崖书院死不死人,死的是茅小冬还是小宝瓶他们,都已经不会改变大局。若是还有犹豫,那么给章埭捅了这么大一个补都补不上的娄子后,大隋皇帝就真的只能一条道走到黑。然后章埭拍拍屁股走人了,整个宝瓶洲的大势却因为他而改变。

    “修行之人,自己出手滥杀人间君主,导致山河改换,那可是大忌讳,要给书院圣人们收拾的。但是操纵人心,培植傀儡,或圈禁架空皇帝,或是扶龙有术,凭此翻云覆雨等闲间,儒家书院一般只会默默记录在档,至于后果严不严重,呵呵,就看那个练气士爬得多高了,爬得越高摔得越重,爬不高,反倒是不幸中的万幸。”

    崔东山收起那四根手指,轻轻握拳,笑道:“之所以铺垫了这么多,除了帮小冬解惑之外,其实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崔东山坐回椅子,正色道:“元婴破境跻身上五境,精髓只在‘合道’二字。

    “我与先生细说这些,就是希望先生看待这个世界,能更加全面且透彻,晓得如今天地运转的规矩,到底有哪些条条框框。哪些必须不去触碰,哪些可以破而后立,立起来,就是‘合道’!被浩然天下的正统认可,哪怕儒家的学宫和书院圣人不认,都得乖乖捏着鼻子!因为至圣先师和礼圣,认!”

    陈平安陷入沉思。

    崔东山走到窗口那边,眺望山景,突然转头笑道:“先生,我也有个问题要问,希望先生为学生解惑。”

    陈平安抬起头,笑道:“说说看。”

    茅小冬看似打盹,实则如临大敌。

    崔东山问道:“若是以错误的方法去追求一个正确的结果。对还是不对?”

    陈平安笑了笑。他与柳清风聊过此事。

    崔东山又问:“那么以错误的方法,达成了一个极其难得的正确结果,错,还是没错?”

    书斋内落针可闻。

    陈平安在思考这两个问题,下意识想要拿起那只装有小巷米酒的养剑葫,只是很快就松开了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