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少年已知愁滋味 (第7/14页)
有些伤感:如果那个财迷跟他们一起留下来的话,一定会拼命看书吧,毕竟那就等于挣钱啊。 李宝瓶坐在冷清的学舍里,打开书箱后,找到了那封小师叔写给她的信。信上说了很多,说他要回家了,会帮她跟家里报个平安,一定跟她大哥说她这一路很听话很吃苦;说那枚金精铜钱被他打了个孔用红线穿起来了,让她以后一定要挂在脖子上,别丢了,万一着急需要用大钱的时候,可以拿它去换银子;还说他给她还有林守一、李槐每人都准备了一支玉簪子,算是离别赠礼,分别刻有“宝瓶”“守一”“槐荫”。这一路上,他就没怎么帮过大忙,这就算一点心意,别嫌弃,如果觉得不好看,藏起来就是了。 “李槐胆子小,以后多找他玩,别让他在书院被人欺负;林守一性子冷,也要多找他聊聊,关系也别就这么远了;于禄拳法很厉害,谢谢其实也是山上神仙,真有了冲突,宝瓶你千万别急匆匆一个人冲到最前头,可以找他们两个帮忙,不用难为情,哪怕欠了他们人情,以后小师叔帮你还就是了。” “那块名叫斩龙台的磨刀石,小师叔给你留在书箱里头了,但是记住,以后磨刀的时候,找个人少的地方,别吓到同窗们。还有就是,记得收好那只银白色小葫芦……” “小师叔不告而别,没有跟你们一起进书院,要跟你们说一声对不起。走了这么远的路,却没能善始善终,是小师叔没当好。以后你们都要好好的,好好读书,等有了出息,小师叔好跟人吹牛,说自己认识李宝瓶,认识李槐,认识林守一,都认识。” 信上写了那么多零零碎碎的内容,但是每一个字都写得一丝不苟,一板一眼,既不灵动,也不飘逸,就像那个泥瓶巷少年的为人和心性。 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好的就要珍惜,怎么珍惜都不为过。 读着读着,李宝瓶的眼泪就啪嗒啪嗒往下掉在信纸上,像是下了一场离愁的秋雨。不大不小,可就是伤心。 倔强的小姑娘还不断告诉自己:“不哭不哭,小师叔如果看到,要伤心死了。” 大隋京城的宽阔大街上,崔东山喋喋不休地笑问道:“既然这么不舍得,怎么就这么偷偷走了?”明摆着是在伤口上撒盐。 陈平安在那次长久回望之后就不再继续,板着脸一直往回走。 崔东山问道:“你这个当小师叔的,就不怕他们在书院给人欺负啊?到时候可没谁帮他们撑腰了。” 陈平安始终不说话。 大隋京城实在太大,两人好不容易才赶在夜禁之前走出城门。崔东山手里多了一壶酒,边走边喝,每次只抿一小口,出了城都尚未见底。 一队精骑势如奔雷地冲出城门,追上官道上的两人,为首之人正是大隋皇子高煊。 这一次他身边没有宗师、神仙护驾,下马后,来到陈平安身边,气笑道:“连报酬也不要了,你这不是陷我于不仁不义吗?” 陈平安笑道:“如果可以的话,帮我照顾一下他们,就当是你的报酬了。” 高煊摇头道:“两回事。书院那边,我就不跟你打肿脸充胖子了,因为哪怕是我都没办法掺和,所以我不会答应你。你只管放心,父皇肯定会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时不时关注书院的动静。所以我答应给你的报酬必须要给,你要是不收,也得接过去再扔。” 他故意凶神恶煞道:“陈平安,我可是正儿八经的大隋皇子,总得有些颜面吧?” 陈平安点头,伸出手道:“拿来。” 高煊哈哈大笑,伸出一拳,突然松开,在陈平安手掌上重重一拍:“从现在起,你就是我高煊的朋友了!以后再来大隋京城,直接找我。” 陈平安有些发愣,收回手后,还是点了点头:“好的。” 高煊不再拖泥带水,重新翻身上马,由于居高临下,他弯下腰,笑容灿烂道:“路途遥远,我帮你们准备了一辆马车,很快就会赶到。如果实在喜欢步行,卖了换钱也无妨。但可别贱卖,七八百两银子肯定值得。” 高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带着那队精骑迅速回城,引来官道上许多过客的侧目。 陈平安和崔东山继续前行。 崔东山问道:“是不是想不通一个皇子为什么对你陈平安如此客气热情?” 陈平安答道:“是想不明白,就不多想了。” 崔东山不愿就此罢休,自顾自帮着解释道:“其实不复杂,因为高煊的身份特殊,近水楼台,黄庭国又是大隋的藩属,加上大骊境内肯定也有他们的谍子,不难知晓你们这趟游学的大致经历。再者,宝瓶他们的身份比你们自己想象的更重要,所以他乐得对你付出一点友善。放长线钓大鱼嘛,哪怕到头来钓不着,反正也不亏。” “如果大骊皇帝换成任何一个其他王朝的君主,或者山崖书院山长换成齐静春之外的任何一个人,书院都会如同一根被雷劈过的朽木,老老实实烂死在原地。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