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1-7册)出版精校版_第30章 请破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章 请破阵 (第10/13页)

同时跟李宝瓶一起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檐下铁马风铃声,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齐先生,如果檐下风铃的声响是偶数,这事就放一放,忍着那个姓崔的;可如果是奇数,我就出手了。”

    叮咚,叮咚,叮叮咚。

    第七声之后,再无声响。

    于是在李宝瓶离开凉亭后,少年站到了井口边沿上。

    更早的时候,在陈平安离开小镇之前。

    那次在杨老头的提醒下,陈平安拿着雨伞离开杨家铺子,去追那位登门拜访杨老头并送给他两方山水印的学塾先生。

    一大一小走在小街上。

    “君子可欺之以方。这句话,你可以说给杨老前辈他们听。”

    “以后遇事不决,可问春风。嗯,这句话,你只要留在心头就好了,以后说不定用得着。但是我希望用不着。”

    说完这句话后,双鬓霜白的读书人难得不像在学塾传授学问时那么古板严肃,眨了眨眼,望向少年,和煦笑着。

    在陈平安带着李宝瓶一起离开小镇时。

    某位青衫儒士的最后一点魂魄在去过了天外天某座大洞天之后回到人间,与草鞋少年和红棉袄小姑娘并肩而行了一段距离便停下了脚步,望着那位师弟和自己弟子的背影,不再相送。

    读书人最后默默挥手作别之时,随着他轻轻挥袖,有一股春风萦绕少年四周,悄无声息,久久不散。

    井中。

    连同那面雷部司印镜一起,崔东山被狠狠砸回井底,整个人蜷缩在一起,躺在干燥至极的青石地板上,尽量躲在镜面底下。

    虽然竭尽全力在作最后的垂死挣扎,可其实他心底已经万念俱灰了。

    镜子剧震不已,带给下面的白衣少年巨大的冲撞力,以及剑气流淌过镜面后的剑气“水流”带给少年身躯的巨大灼烧感,都让他开始意识模糊。

    就在闭眼的瞬间,老秀才烙印在他神魂之上的禁锢竟然消失不见了。

    白衣少年精神一振,如树木久旱逢甘霖后焕发出勃勃生机。崔东山哪里还敢留有余力,此时不拼命更待何时:“哈哈,天助我也!老头子,你竟然也会出现这种纰漏!老不死的你也会有弄巧成拙的一天,真真正正是天助我崔瀺,天无绝人之路!”

    只见一个个充满浩然正气的金色大字被满脸痛苦扭曲的崔东山一点点从神魂之中剥离而出。这种让人意念无处可躲的痛楚,可比千刀万剐还要来得恐怖。

    可是崔东山头脑愈发清明,“圣人教诲,以文载道”,他驾驭那些暂时无主的金字去撞击那道剑气瀑布。

    金字与剑气相互撞击,竟然没有半点声势可言。但越是如此沉默,越是让人惊骇窒息。

    不再是任何气力、威势之争的范畴了,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大道之争。

    这条瀑布,终究是一缕“极小”剑气罢了。而那些金字,也只是被人临时借用而已。

    两者僵持不下,最后竟然像是要凑巧打出一个势均力敌的局面。

    好似两军对垒,落得一个两败俱伤,皆是全军覆没。

    崔东山在察觉到机遇之后,不再束手待毙,而是开始小心翼翼坐起身,然后一点一点蹲起,最后总算是弯腰站立起来了。

    他向一侧挪步,镜面瞬间歪斜,将最后的剑气全部倒向井口内壁另一侧,之后干脆随手丢了那面古镜,双脚点地,整个人冲天而起,然后身形瞬间消失不见,只有愤恨至极的阴沉嗓音不断回荡在古井之内:“你现在就算有第三道剑气也来不及了!”

    陈平安站在井口,双手剑炉立桩,在最后一道剑气离去之后,就准备以拳法迎敌。

    那部《撼山谱》,曾在开篇序文里头清清楚楚开宗明义:“后世习我撼山拳之人,哪怕迎敌三教祖师,切记,我辈拳法可以弱,争胜之势可以输,唯独一身拳意绝不可退!”

    与此同时,雅静小院内,李宝瓶在屋内再度惊醒,不是做噩梦,而是被一把槐木剑给拍醒的。

    迷迷糊糊的李宝瓶蓦然瞪大眼睛,之前破窗而入的木剑在空中迅速刻画了一个“齐”字,然后嗖一下飞掠向门口。李宝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跳下床,靴子也不穿了,赤脚奔跑,打开屋门后,跟着木剑来到小师叔住的屋子。因为陈平安尚未回来,所以门没有闩,被飞剑一下子撞开了,李宝瓶跟着飞剑冲入其中,看到它指了指那只背篓。

    李宝瓶在飞剑的指点之下,从背篓里掏出一块印章,打开后发现是那方小师叔只给她偷偷看过一次的“静心得意”印。飞剑这才使劲“点头”,迅猛飞向屋外。

    李宝瓶握紧这方先生送给她小师叔的静字印,跟着当初莫名其妙出现在背篓里的槐木剑一路飞奔到凉亭,随后跃出凉亭,跑向小师叔所站的井口。

    刹那之间,李宝瓶手中的印章挣脱开她的掌心,迅猛掠向井口,高过她小师叔的脑袋,然后沉闷至极地啪一下。

    井口上方,有人歇斯底里:“又来?齐静春你大爷!阴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