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9节 (第3/3页)
岭北的最后一段山石坍塌了下来。 一股春风自南向北,毫无阻滞地穿过大庾岭。岭北的百姓受到惊吓,以为是出现了什么神迹,纷纷朝巨响发生的方向跪下膜拜。 附近的山民听见动静,跑来一看,原来是在修路,不知道什么时候,整座山已经被打通了,显出了一条丈余宽的通道。 很快,被炸碎的石块泥土都被移开了。岭北的山民想:以后去岭南就方便了,听说岭南有好谷种,还有能织布的棉花,是不是也可以去岭南弄点回来种? 数日后,岭北的百姓发现刚刚修通的大庾岭通道来了一群浩浩荡荡的军队,领头的年轻将军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直奔岭北而来。 岭北的百姓先是惊愕:要打仗了!继而又隐隐期待起来,也就是说,岭南的皇帝要来打他们那个暴君了,太好了,希望能早点将那个暴君推翻。 江州所辖范围非常宽,自湘州以东直到东海,都属于江州范围,江州山多地少,故而人也不多,又属于安国腹地,所以驻兵很少。 出了大庾岭,裴凛之率领的四万征北军几乎没费什么力气,以极少的损耗便一举攻下了江州最难边的南康郡。 征北军继续北上,出南康郡不久,萧繇便率领一支万人的队伍朝西北方向的湘州进军。 裴凛之率余下的三万兵力继续北上,攻打江州府州府所在地豫章郡,活捉了江州刺史荀畅。 与此同时,萧繇率兵抵达了湘州州府所在地长沙郡,当初萧繇在长沙受到了长沙刺史杨驰的围追堵截,如今他率领一万精兵前来,攻下了只有五千驻军的长沙,并且亲自射杀了杨驰,报了当初被追杀之仇。 捷报传来,萧彧很快就安排从各地提拔上来的官吏北上,去接管江州与湘州,带去了棉花种子与杂交稻种。这个时间正值春播,如果去得快,还能赶上这两地的春播。 江州与湘州北部都有一个大湖泊,冲积平原沃野千里,经营得好,将会成为天下粮仓。 萧祎一直都提防着南边的军队从晋安郡杀过来,所以在晋安郡以北东扬州的永嘉郡驻重兵防守,未料萧彧竟然自大庾岭直接打通了通道,直捣安国的腹地。 他一时间有些慌乱,但很快就镇定下来,在探知军情之后,赶紧调集东扬州与荆州等地的军队向江州与湘州集合。 与此同时,他还调集了五万水师,从建业出发,逆风南下,直奔番禺,准备来一招围魏救赵。 番禺城内,萧彧坐在书房中,看着一封密报,对闵翀说:“萧祎真派水师朝我们杀来了。” 闵翀挑挑眉:“来得正好,正等着他呢。等他们进了珠江,我们就关门打狗。” 这一次留守番禺的是闵翀和关山,除了留下看守俘虏的将士,崖州派出了所有的军队。交州也留了一万将士镇守南越,其余的都派了出来。 倒不担心交州北面的宁州趁机来捣乱,因为宁州地处偏远,建业对宁州的控制力近乎为零,传达一次消息快马加鞭都需要月余。而且宁州山高人少,穷困不堪,不可能有能力出兵交州。 崖州与交州的将士由关山统领,超过了两万,准备在海上作战,这两地由于临海或者就在海上,都是同时进行水陆训练的。 番禺城内则驻扎着一万五千将士,由闵翀统领,准备对抗安国水师。 萧彧说:“根据密报,安国的水师数量应该不少,人数恐在我们之上。” “无妨,人数越多并非越有利,珠江只有这么宽,上游河道也被我用船只堵住了,码头也被我们用小船堵满了,上岸都不太方便,退路又被关山封死了,我们也许可以炮制一下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说不定历史上还会留下番禺之战这场伟大的战役呢。”闵翀还有心思开玩笑。 萧彧说:“那就拜托诸位爱卿了。” 闵翀叹息:“要是咱们有足够的兵力,可以从晋安郡出发,直接杀往永嘉,直捣建业城,吓得萧祎屁滚尿流。” 萧彧笑道:“我们辖内总共才二百万人左右,就已经有十多万兵力了。这对百姓来说已经是个沉重的负担。” “是啊。还是人口不够,多种粮食和棉花,让百姓多生孩子。这样才能解决兵力不足的情况。”闵翀说。 萧彧又笑了:“那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一个孩子长到能上战场,需要十几年呢。” “以后还会用上,比如北边的东戎西戎。”闵翀倒是很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