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_第055章| 东来街秦公觅才 英雄居苏秦求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55章| 东来街秦公觅才 英雄居苏秦求政 (第7/12页)

内臣起身退出,走至门口,将宫门反手掩上,守在门口。

    惠文公对着灵位再拜三拜,起身走至孝公的榻前,闭上双眼,两手抚榻,似乎孝公仍在榻上。跪有一时,惠文公起身走至密室,打开密室之门,拿出石匣,摆在几案上,轻轻打开,怔怔地望着石匣上的几行文字:“周数八百,赤尽黑出;帝临天下,四海咸服。老聃。”

    惠文公的耳边响起孝公的声音:“周数八百,是说周室当有八百年气运。赤尽黑出,是说周室气运当尽,大秦当兴??商为金德,国色为白;周为火德,国色为赤;秦为水德,国色为黑。上天造物,使五行相克,克金者必火,克火者必水,是以商为周代,周也终将为秦所代。此所谓‘赤尽黑出’。周数八百,今已七百有余。也就是说,不出百年,周室气数当尽。天下列国,能够取代周室的唯我大秦。此非我愿,实乃天意啊??驷儿,如此王业,寡人已是无能为力,只能指靠你了。列祖列宗,也只能指靠你了??”

    惠文公对着石匣连拜三拜,喃声告白:“君父所嘱,儿臣不敢有一日忘却。天命所托,儿臣不敢有一日相违,只是??”潸然泪出,“儿臣??儿臣虽然有心,却是德微力弱,孤掌难鸣,恳请先君,恳请列祖列宗在天之灵,护佑儿臣得遇大贤之才,儿臣必鞠躬尽瘁,以应天命。”说完朝石匣再拜几拜,将其合起,重新放回密室,锁好密室房门,走至殿中坐下,轻声叫道,“来人!”

    老内臣、内臣双双走进:“臣在!”

    惠文公看向内臣:“请竹先生御书房觐见!”

    内臣禀道:“竹先生不在咸阳。”

    “哦?”惠文公一怔,“你怎么知道他不在咸阳?”

    “昨日臣有小事求教先生,贾先生说,竹先生暂时不在,要臣过两日再去,臣是以知道竹先生不在咸阳。”

    惠文公沉思有顷:“传旨,竹先生何时回来,就让他何时觐见!”

    “臣领旨!”

    三日之后,竹远从终南山回来,早有宫人候在这里。竹远洗漱一毕,换过衣冠,随宫人进宫,被内臣引入御书房中,叩道:“修长叩见君上!”

    “先生不必拘礼!”惠文公扶他坐于客位席前,自己也于主席坐下,拱手道,“这几日嬴驷心中烦闷,特请先生过来聊聊。”

    竹远拱手还礼:“君上为何事烦闷?”

    “唉,”惠文公轻叹一声,“不瞒先生,君父有商君,方成大业。嬴驷不才,甚想仿效君父,有所成就,然环视左右,竟无一人堪比商君之才。朝无大贤,叫嬴驷孤掌难鸣啊!”

    竹远两眼凝视惠文公,面呈微笑:“大良造难道不是大才吗?”

    “公孙爱卿是个人才,”惠文公回以一笑,“却不是大才。嬴驷原还以为公孙爱卿可代商君,不想几年下来,颇失寡人所望!”

    竹远点头:“时过境迁,才人辈出,群英荟萃,时下莫说是大良造,即使商君再世,怕也落伍了。”

    “先生所言甚是,”惠文公附和道,“如果没有庞涓、孙膑,公孙爱卿之才,或可震撼列国。”略顿一下,“请问先生,东来街上可有新人?”

    “君上招贤令一出,列国士子纷至沓来,仅几年,咸阳东来街已是名满天下,堪比齐国稷下。据修长所知,街头所有客栈均已住满,其中不乏稷下学者,每日仍有新人赶至,客房供不应求了。”

    惠文公乐不可支,抱拳谢道:“这都得力于先生的运筹,嬴驷谢过了!”

    竹远还礼:“君上思贤如渴,用贤得当,这是自然之果。”

    “请问先生,近日可有堪用之才?”

    “小用或可,不堪大用。”

    “不瞒先生,”惠文公和盘托出真意,“列国情势万变,人才纷出,嬴驷有点急了。此番请来先生,是求先生睁大慧眼,速为寡人物色一个堪用大才。”

    “修长鼎力而为。”

    “听说先生近日回寒泉去了,可有此事?”

    “修长刚从山中归来,立时觐见君上来了。”

    “哦!”惠文公面呈喜色,“先生此去,想必见到寒泉前辈了?”

    “家师托修长问候君上。”

    “前辈可有点拨嬴驷之处?”

    “家师让修长转呈君上,”竹远抱拳道,“家师近日夜观天象,紫气东来,当有大贤赴秦,或可为君上驱用。”

    “太好了!”惠文公两眼放光,起身朝终南山方向长揖至地,“寒泉前辈,嬴驷这厢有礼了!”

    自出小秦村后,苏秦一路西行,不消数日,就已赶到咸阳。

    苏秦一路所见,无论民风、民俗,皆与山东诸国不同,虽说尚未达到齐人管仲治下的路不拾遗,但人民殷实、治安良好、夜不闭户却是实情。苏秦早知秦法苛刻,因而在路过武成时,特地买来数卷《秦法》,一路读至咸阳,又将先生临别所赠的《商君书》细读数遍,再结合所见所闻,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