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9章| 因情困苏张出山 解宋围孙庞战楚 (第7/14页)
动,呆有半晌,方才叩道:“师姐厚意,苏秦心领了。师姐高洁之心,苏秦永远仰慕。师姐心爱之物,苏秦却不敢收。” 玉蝉儿的泪水夺眶而出,颤声:“苏公子?” 苏秦亦是哽咽:“师姐,容苏秦解释一言。非苏秦不爱此物,实乃山外颠簸,世俗浑噩,苏秦身入凡尘,便如投身泥污,若将师姐贞洁之物带在身上,岂不污了?师姐之心,苏秦领下;师姐厚情,苏秦铭刻于心。师姐珍爱之物,还请师姐随身携带,待苏秦——” “苏公子,不必说了!”玉蝉儿打断他,“蝉儿这就禀报先生!”说着缓缓起身,将玉蝉重新戴上,款款入洞。 门外,前来向先生辞行的张仪将二人的对话听个清清楚楚,如梦初醒,无力地倚在门框上,泪如泉涌。 洞中,鬼谷子端坐于席,苏秦、张仪双双叩拜,各自泪出。 鬼谷子睁开眼睛,扫二人一眼,缓缓说道:“你二人都要出山?” 苏秦、张仪皆不作声,只是叩首于地,哽咽出声。 鬼谷子又扫二人一眼:“上才求道,中才求仙,下才求仕。依你二人资质,若是潜心苦修,或可成就仙道,是否下山,可想清楚了?” 张仪叩首:“弟子愚钝,难成仙道,乞请先生成全!” 鬼谷子转向苏秦:“苏秦,你呢?” 苏秦亦叩:“弟子愿与师弟一同下山,同甘共苦!” “唉,”鬼谷子轻叹一声,“既然你们已经做出决断,老朽就不强求了。我观庞涓、孙膑,势难相容,诚望你二人能与他们有别,互帮互让,各成功业,勿伤同学之情。” 苏秦、张仪双双点头:“弟子记下了。” “既已记下了,请随我来!”说着,鬼谷子起身,缓缓出洞。 苏秦、张仪跟着先生走出洞穴,来到草堂。 草堂正厅,不知何时摆起一物,是一只棋案。苏、张颇觉诧异的是,棋案是金丝楠木做的,在秋日的光线下金光闪闪。棋案呈圆形,三足,像是一只鼎,刀工极其精致,圆形案面上刻着方形棋局,有纵横棋道各十九条。 棋案左右两侧各摆一个席位,鬼谷子在案前坐下,指着两个席位道:“坐吧。” 苏秦、张仪左右坐下,盯住棋盘。显然,这只棋盘与他们平日所弈的完全不同。他们平时弈的是方盘,纵横只有十一条。 盘上空无一子。 鬼谷子拿出两盒棋子,一盒黑子,一盒白子。 鬼谷子将黑子推给苏秦,白子推给张仪,正襟,敛神:“执棋。” 苏秦、张仪相视一眼,各执一枚棋子。 “苏秦,张仪,”鬼谷子指向面前的棋局,“天下犹如棋局,治天下犹如弈棋。棋局在此,棋子已在你二人手中,可以开局了!” 苏秦、张仪互望一眼,谁也没有动手。 “弈吧。你们谁先落子?”鬼谷子盯住二人。 苏秦、张仪再度相视,谁也不肯先落。 显而易见,在这样一个时辰,先生摆出这样一个棋案,不会是让他们对弈的。 苏秦拱手道:“弟子愚昧,此局该如何弈,请先生指点。” “棋如天下,治天下亦即弈天下。”鬼谷子看向棋局,“你二人皆是弈中高手,如何落子,如何定势,如何谋篇布局,如何攻防,如何收官,种种方术,为师就不讲了。为师想讲的是,何为棋,何为弈棋之道。” 果然,先生是有话要说。 二人四目圆睁。 “何为棋?棋为易,为时空之变数。相传,伏羲氏观物取象,制八卦,文王演之。卦中生卦,得六十四卦。鉴于卦象繁杂,卦理深奥,文王依据卦义,比照河图、洛书,参阅时空变化,制棋喻之,教人娱棋明易。”鬼谷子指向棋案,“这只棋案是多年前老朽综文王所述,法古人所传,据时空变数,特别设计的。” 此棋案竟是先生亲手所创,苏秦、张仪俱是惊讶。 “请看此局,”鬼谷子指向棋局,侃侃言道,“外圆内方,法乾坤也;三足承鼎,法神器也。万物之数,从一而起。棋局之路三百六十有一,一为棋局之主,据天元之位,运动四方。三百六十,象周天之数;分而为四,以法四隅;隅各九十路,象季之日数;外周七十二路,法周天之候。棋子三百六十,黑白相半,法阴阳。局方而静,棋圆而动,动静相适。由是观之,棋之道,法天象地,沟通天地人,堪为三者运数变化之本。” 日常棋局竟有这般玄妙,倒是苏秦、张仪未曾想过的。分离在即,先生临别赠言,更非寻常教诲可比,二人愈加虔敬,全神贯注听解。 “弈棋之道,与为师讲予你们的捭阖之道两相契合,你们可比照参悟。棋局纵横有道,喻治世不可逆道而行。棋局变幻莫测,自古迄今未有同局,喻时势瞬息万变,治世唯有随机应变,顺势利导,不可墨守成规。弈棋离不开棋子,你们各人掌握的一百八十枚棋子,置于盒中永远都是死棋,只有置于局中,才会生动,才会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若是一子落错,轻则失地损兵,重则全局皆输,是以任何落子,必谋定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