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_第046章| 庞涓乘龙喜连喜 魏王贪才礼聘贤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46章| 庞涓乘龙喜连喜 魏王贪才礼聘贤 (第8/11页)


    “是啊是啊,是有一年了。”庞涓随口应一句,陡然意识到他所面对的是大魏公主,旋即轻叹一声,“唉,不瞒夫人,涓自离鬼谷,就如一个迷途的稚子。所幸得遇父王和夫人,才算有所傍依。”

    瑞莲感动,埋头于庞涓怀中:“夫君??”

    “唉,”庞涓又叹一声,“若得孙兄在此,涓就多了一个手足兄弟。不瞒夫人,得此佳音,庞涓真是喜不自禁哪!”

    瑞莲抬起头来,扑哧笑道:“夫君跟旁人就是不一样!”

    庞涓一愣:“有何不一样?”

    “别人遇到喜事,总是眉开眼笑;夫君遇此喜事,却是眉头紧皱,连声叹气,似有浩茫心事。”

    “夫人真会说笑。”庞涓也笑起来,“常言道,物极必反,涓是喜极而叹了。”

    二人说笑一阵,瑞莲转换话题:“方才夫君叩见父王,父王没说别的?”

    “父王说,他和母后甚是想念你,要你得空回宫一趟。”

    瑞莲泣下:“几日不见父王和母后,臣妾也是挂念。明日臣妾回宫看看,夫君意下如何?”

    “好好好!涓与夫人同去。涓早就想去后宫探望母妃,叩谢她的大恩大德!”

    “咦,”瑞莲目光诧异,“母妃有何恩德于你?”

    庞涓眼望瑞莲,微微笑道:“母妃为涓生出如此贤惠、娇美的夫人,恩德当比天大,比海深!”

    瑞莲再次将头埋进庞涓怀里,不无娇羞:“夫君??”

    庞涓性起,将她搂紧,解她衣带。

    二人正要缠绵,庞涓猛又想起一事,一把推开瑞莲:“夫人,有个小事,涓去去就来。”

    瑞莲点头,松开他,将松下的衣带扣上,抬起一双妙目:“夫君只管忙去,臣妾候你就是。”

    庞涓来到前院,找到庞葱,小声问道:“葱弟,方才想起一事,大婚那日,有人上门闹事,似听白虎说是淳于髡。那日大哥喝多了,不及细问,究竟怎么回事?”

    “那日下午,”庞葱应道,“门人急报,说有人在门口闹事,想吃喜酒。小弟赶去,见是一个光头,后来才晓得他是淳于子。小弟观他相貌,知他断非寻常人士,邀他赴宴,他却不肯,只说有人托他捎话给大哥。因是大哥喜日,小弟不能扫兴,就把那话压下了。”

    庞涓心头一沉:“何人捎话?所捎何话?”

    “是仇家陈轸,他捎的话是:‘早晚若打喷嚏,便是陈轸惦念你呢。’”

    庞涓牙关咬起,拳头捏成一团,之后慢慢松开,爆出一声冷笑:“嘿嘿,奸贼敢说此话,还算一个男人!”

    “大哥,让奸贼溜掉,是个祸害,我们得防着他一些!”

    “溜掉也好!”庞涓鼻孔里轻哼一声,“人生在世,若无对手,活着也是无趣。只是与他相斗,脏了大哥的拳头,却是可惜!”略顿一下,话锋陡转,“那个秃头哪儿去了?”

    “近些日来,小弟使人盯他来着,得知他于前日觐见王上,听说王上赏他不少黄金、丝帛等物,赐轺车一辆。”

    庞涓一拳砸于几上:“这就是了!”

    庞葱诧异道:“就是什么?”

    “陈轸让大哥打的喷嚏!”

    翌日,魏宫大朝,魏惠王的目光落在庞涓身上:“庞爱卿,礼聘孙宾之书,可否修好?”

    “回禀王上,”庞涓跨前一步,“臣已修好,请我王御览。”说着从袖中取出竹简,呈给惠王。

    惠王细阅一遍,颇为满意,转向太子申:“申儿。”

    太子申出列奏道:“儿臣在。”

    “鬼谷先生居于荒山野岭,竟为寡人育出庞爱卿、孙爱卿这样的大贤之才,甚是难得。寡人本欲亲往谢之,因国事烦冗,无法脱身。你代寡人前去,赐鬼谷先生黄金百两,丝锦五十匹,礼聘孙宾,拜谢鬼谷先生的育英之恩。”

    太子申叩道:“儿臣领旨!”

    退朝之后,太子申叫住惠施,拱手道:“先生留步!”

    惠施顿步,抱拳还礼:“臣见过殿下!”

    “魏申觉得此事怪异,特向先生求教。”

    惠施问道:“何处怪异了?”

    “父王用士,向来没有如此主动,为何独对孙宾行此大礼?”

    “王上自比文侯,毕生之愿是称霸列国,南面而王。河西一战使王上之梦几乎破灭,所幸得到庞涓,雄心再起。听闻孙宾之才更胜庞涓,自然是心向往之。”

    “这个倒是。”太子申点头,“魏申还有一事不明。孙宾为庞涓师兄,礼聘孙宾,当由庞涓前去才是,父王为何不差庞涓,反使魏申躬身前往呢?”

    “这正是王上的高明之处。”

    太子申一怔:“高明之处?”

    “庞涓一战成名,封侯拜将,权倾朝野,贵为国戚,又与公子卬结在一起,在朝形成势力,必对殿下不利。而未来继承大统的,只能是殿下。王上不善识人,却善权术,此举正是给殿下机会。假使孙宾才具胜过庞涓,王上自会重用。孙宾是殿下礼聘来的,于殿下就有知遇之恩,其中利害,不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