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3章 真要议和?(第二更) (第2/2页)
国乃面和心异,不过遣数说客可破之,又何必向那赵丹小儿求和?” 赵柱说的是上一次合纵的情况,当时的秦国就是凭借张仪一张嘴就轻而易举的破了六国合纵。 范睢摇了摇头,开口道:“太子,此一时,彼一时也。若遣使入他国,则无非诱之以利,然此刻诸国之利,皆非我大秦所能给也。” 赵柱看了范睢一眼,有些不解的问道:“范君此言何意?” 只见范睢娓娓道来:“齐国者,不过借粮与赵国,并未参战。故虽有使者,亦难以说之。” 赵柱沉默不语。 范睢又道:“魏国者,乃魏无忌矫诏夺军权,魏军已不从魏王圉之命。且魏无忌此人素来主张连赵抗秦,故亦不能说其退兵。” 赵柱沉默不语。 范睢继续道:“楚国者,所求无非东南两郡也,若得而楚国必罢兵,太子可能将此两郡割予楚国?” 赵柱张了张嘴巴,最后还是选择闭口不言。 开什么玩笑,先不说赵柱现在都不是国君,像这种割地求和的事情需要赵柱的老爹秦王稷来做决定,就算赵柱如今已经继承大统,那也不可能说就这么简简单单的就把秦国辛辛苦苦打下来的东南两郡给送出去。 要知道南郡和南阳郡不但面积广阔将近秦国国土的三分之一,而且两郡之中人口众多土地富饶,还曾经是楚国的核心地带,更有宛城和邓城这样的钢铁基地,对以青铜兵器为主的秦国有着重要意义。 最重要的是,楚国东南两郡可是这几十年以来,秦国在对外开疆拓土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 大量秦国的士兵和将官因为军功爵制度所获封的土地就在这东南两郡之中。 可以这么说,谁敢把这东南两郡给割让出去,那么谁就会立刻和秦国军方反目,成为秦国军方上下的仇人。 在秦国这样一个全民皆兵的****国家,居然有人敢成为军方的仇人? 就连赵柱这个王太子也不敢。 赵柱越想越是心烦意乱,然而范睢的话还在继续:“韩国者,所求无非……” “够了!”赵柱终于忍无可忍,打断范睢的话:“吾已知之,范君不必多言矣。” 跟韩国议和是不可能的,至少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要知道韩国已经当了秦国很多年的小弟了,在这一次突然背叛并且在秦军的身上狠狠的插了一刀,本身就已经是非常出乎秦国意料的表现。 在这样的情况下,秦国上下如今正憋着劲,要教训韩国一顿甚至灭掉这个不听话的小弟。 割地让韩国退兵?这选项不存在。 于是这么一盘算下来,赵国的所有盟友,竟然都无法被拆散。 这就非常尴尬了。 大殿之中陷入了沉默。 其实赵柱的心里是非常清楚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的。 说白了,秦国这几十年来为了变强,可是将除了燕国之外的所有国家通通都得罪了一遍。 这几十年来,被秦国直接夺取大片土地的就有韩国魏国和楚国,被秦国用五国伐齐打的直接从霸主级别的神坛跌落的是齐国,然后赵国现在又是秦国的死敌。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曾经秦国的这股风的始作俑者和参与者,但在南天霸楚国和东帝齐国的垮台之后,这股邪风终于转过头来吹到了秦国的身上。 赵柱长叹一声,正想说些什么,突然间一名信使快步的走进了大殿之中,将一封信递到了赵柱的手中。 赵柱有些疑惑的拆开了这封来自宜阳城的急信。 过了片刻之后,这位秦国的王太子抬起了头,脸上还带着几分震惊的神色。 “父王即日便回咸阳,命吾等先遣使赵国,和那赵丹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