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节 (第4/4页)
的。 拿了行李,一行人回车放行李。开始商量起先去宾馆,还是先去饭店。 这个时候已经快中午了,再加上飞机上吃的不好,四个年轻人都极力要求‘吃饭’! 在不破坏行程规划的基础上,旅游公司这边是很尊重游客的意思的。所以江燕子和毛思嘉商量确认了一下,就让司机把车开到‘东来顺’...一般来说,北京第一顿饭,旅游公司的安排不是‘全聚德’,就是‘东来顺’,再不然也是同和居、砂锅居之流。 “‘毛’,我们可以拍照吗?”之前就对毛思嘉很感兴趣的女青年名叫克里斯蒂娜,拿出了自己的照相机,有点兴奋,又有点儿谨慎地询问毛思嘉。 毛思嘉保持住职业微笑,很温柔地说:“可以照相,但是,拍人相正脸的话,请征求对方同意,可以吗?” 克里斯蒂娜‘嗯嗯嗯’地点头,想对着窗外拍。然而这个时候的照相机,拍这个速度下的景物还是太勉强了。于是转过头来对着毛思嘉:“‘毛’,可以拍你吗?” 外国游客很喜欢和导游拍照,这是工作允许的,所以毛思嘉点了点头,就随便克里斯蒂娜牌拍了。 “‘毛’,那里是什么?”“‘毛’,你这个徽章很好看,我们可以买到吗?”“‘毛’,呆会儿我们可以乘坐巴士去酒店吗?”...... 游客们叽叽喳喳,各种各样的问题冒了出来,毛思嘉全都一一耐心回答,即使有些问题听起来非常好笑——必须要理解,外界对此时的中国了解太少了,有些问题并不是游客没常识。 相比起坐在副驾驶的江燕子,年轻的游客更喜欢找毛思嘉说话。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毛思嘉更亲切。 毛思嘉今年才十六岁,即使从身高上来说她已经是个成年人了,脸上却还是能看出一丝稚气。再加上东亚人对于白人来说本来就显小,他们甚至觉得毛思嘉还是个小孩子! 人类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的都是陌生人,肯定还是更愿意和年幼的人说话的——这大概是某种程度上的防备心了。即使本人都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东来顺到了,一车人下了车。和平常一样,东来顺依旧是宾客满堂。不过相比起冬天,外面还是少了一些排队的人。 一路到上桌,毛思嘉感觉到有不少人往他们这边看。不只是看外国人,也是在看她和江燕子。 这个时候的首都老百姓也算是比较有见识的了,不会看到几个外国人就追着看。所以这种探看还局限在‘好奇’上,并不会给人带来困扰,甚至可以称得上有礼貌。至于看毛思嘉和江燕子,毛思嘉想想就明白了,还是为了两人的红裙子。 鲜红色的裙子,料子很顺滑,轻飘飘的...说实在的,好几年没有穿裙子了,毛思嘉还有点儿不习惯,总觉得下面凉飕飕的。 入了座,四个游客一桌,毛思嘉、江燕子和司机三个人又是另一桌。 这也是旅游公司的福利了,在外面带游客的时候,游客在哪儿吃,他们也在哪里吃。只不过有消费上线,不能随便点东西而已。然而,这种著名的餐厅,就算是最低消费,也不是这个时候的普通老百姓会随便来的。 他们在这里吃饭,只需要交粮票,饭钱是不用花的(这个时候有些特殊的餐厅,进得去的话,确实不用粮票)。 这个时候的老百姓,做梦都想着下馆子。而对于旅游公司的人来说,只要带团就是天天下馆子的! 这听起来挺美的,不过毛思嘉很快意识到,其实也没那么美。 东来顺的服务员把一切都安排的妥妥当当的,但东来顺的服务员又不会外语!所以具体的介绍工作还是得毛思嘉和江燕子来。 “这是涮羊肉不能少的酱汁。”等到服务员托着红色的搪瓷盘上来,毛思嘉介绍:“有芝麻酱、酱油、黄酒、辣椒油、韭菜碎、虾酱...啊,羊肉来了,你们涮的时候要下锅就立刻捞起来...嗯,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