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0节 (第3/3页)
市场就是大,刘桂芝一上午包出来的一百个大包子,推到铁路局门口, 两个小时就卖完了。 好多来的晚的员工还问刘桂芝还有没有了,明天还来不来卖出。 刘桂芝头一次真正直接面对顾客, 一开始女人很紧张, 说话都磕磕绊绊的。不过, 刘桂芝本就是个爽利人。 不一会儿就熟悉了。还跟来买包子的女人们唠起了家常。 刘桂芝对自己的事也没有啥隐瞒的,男人跟屯子里的寡妇夹姘头, 她就带着孩子们离婚净身出户了。 不过好在她有手艺, 凭手艺吃饭, 自己和孩子们还不至于饿到。 刘桂芝的遭遇引起了好多中年妇女的唏嘘。 女人最害怕的就是年华老去。她们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男人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最后却落得被男人嫌弃抛弃的下场,简直就是人生悲剧。 可是,这是整个社会的现象。就连女人自己都觉得婚后生儿育女, 打理家务是她们分内的事。而男人只要每月把工资交回来就没事了。 甩手做大爷的男人们没有看到同样工作了一天的女人还要做饭,收拾家务,辅导孩子学习。。。晚上还要满足老爷们的生理需求。 刘桂芝的悲情故事让她包子的销量翻倍增长。当然, 刘桂芝的包子馅大皮薄, 肉多实惠也是好多回头客光顾的重要原因。 三个老右/派平反后来冰城的时候,把赵三妮, 于美琴和李巧儿都给带来了。 主要是刘桂芝自己一个人实在是忙不过来,她需要帮手。 人一多,原本空旷旷的小院里,就变得拥挤起来。 三个爷爷并没有住多久,他们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刘教授走的最早, 他的家人早早地就催他直接回家了。 黄教授和霍将军又多呆了几天。这几天,霍将军一直把赵四哥戴在身边,即便是去拜访洪司令和其他老朋友,也都带着赵卫北。 有好多人都以为赵卫北是霍将军的子侄,霍将军现在也不用藏着掖着了,公开表明,赵卫北是他的弟子,唯一的弟子。 黄教授则跟陈寒江聊的最多。 赵家的孩子都很懂事,就连七岁的赵妞妞都会在下了学主动帮刘桂芝干活。 赵二哥因为明年就要考高中了,所以,刘桂芝不让他干活。现在没有黄教授帮忙补习了,一切就全凭赵二哥自己了。 赵三哥成了家里干活的主力,搬运面粉什么的重活都会落到十三岁的三哥头上。 洪宣不知道从哪弄来一辆三轮车,有的时候他也会客窜一把车夫。但是,赵妞妞觉得这货一定是奔着她娘做的晚餐来的。 有了钱,刘桂芝从来都不会克扣孩子们的嘴。哪怕她自己少吃一口,她也会变着花样的给孩子们做吃食。 家里的饭桌上总是会有色香味俱全的美食。 这让洪宣成了饭桌上的常客。陈寒江跟洪宣已经很熟了,虽然两人岁数相差五岁,但是,为了最后一条鸡腿的归属,也能让两人互瞪半天。 陈寒江冷声让洪宣这吃白食的交伙食费,洪宣则叫嚷着陈寒江才是个吃白食的,因为他帮忙蹬三轮车了。 赵妞妞觉得陈寒江越来越亲民了。原来少年身上厚厚的冰壳好像在渐渐融化,虽然在面对陌生人的时候,陈寒江还是会冷冰冰的。 但在家里,陈大佬脸上的笑容明显越来越多了。 至于买店面,还没那么快。 虽说南方很多地方已经行动起来了,但是,东北改革的脚步总是比人家慢上半拍。想要买断店面,手续上扯皮的事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