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章、图穷匕见、告一段落 (第2/2页)
子为主,所行之事,手段不谈,但目的似乎也和女家并无二致。是以,这一点却是足以取信于人。 当然了,仅仅这点当然远远不够,所以又讲述了阴癸派是怎么一步步到了现在这般地步,悲情牌打得确实不错,人们都是同情弱者的,加上佛门最近因为扬州的那一卷檄文,佛门现在的名声的确算不得好,使得阴癸派的诉苦大获成功。在这个时候,许多人本能的便会认为阴癸派不得不黑化自保,实在是佛门逼迫太甚所致。 最关键的,还是先前清理门户,现在提出来,自是能博得一片叫好。最妙的是最后的两句问话,既把自己多年的委屈倾泻得干干净净,顺道将自己以前的作为定位为与佛门作对的势力,而不是同正道为敌。 虽然用了些上不得台面的话术手段,但不可否认,效果的确很好,确实成功地将自己洗白了。当然了,凭着过往的印象,江湖中人虽然不会再以阴癸派为邪门歪道打压排挤,但敬而远之却是免不了的。不过祝玉妍却并不在意,再过个几十年,谁还记得以前阴癸派的模样?那时候才是阴癸派争夺名声、扩大影响力的时候。现在么,刚刚洗白,还是不要太跳了,平白招人反感。要是以前也就罢了,恶名在外,不介意这些,现在却是不同了。 阴癸派消停下去了,风浪却是并未平息,反而越发诡谲莫测。暗流涌动下,不知多少明争暗斗、勾心斗角。 知非道人虽然是做着甩手掌柜,但正面与佛门互怼的事情,他又怎么可能不参与?与楼观道的默契是他一手促成,天师道那边也是他先修书一封,才有后来相互支持照应。扬州的檄文也是他亲手写就,石之轩在幕后推动。还有阴癸派的一系列作为,都离不了知非道人的算计。 人都是会成长的,见的多了,经历的多了,就会成长起来。静坐在窗前,知非道人算着时间,心道:“是时候开始了。” 大业十三年,孟春。一场由扬州发动的灭佛事件,将这场佛道之争推向了巅峰。三月三,上巳节,王母诞辰。也是这一日,扬州发布公文:“……降自羲农,至于汉魏,皆无佛法,君明臣忠,祚长年久。西晋以上,国有严科,不许中国之人,辄行髡发之事。昔褒姒一女,妖惑幽王,尚致亡国;况今之僧尼,请令匹配,即成十万余户。产育男女,十年长养,一纪教训,自然益国,可以足兵。四海免胡人之殃,百姓知威福所在,则妖惑之风自革,淳朴之化还兴。” 不足半月时间,扬州拆除佛寺四百有余,还俗僧尼六万有余,逃亡者不计其数。所获财帛,十倍于扬州产出!一是舆情大哗,简直触目惊心。知非道人抄诗一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传唱天下。 三月二十八,杨广病逝,天下大乱。次日,静念禅院邀知非道人于今年八月既望,洛阳外黄河边赴会,并扬言道门同道尽可与会。 知非道人果断回应:“论道灭神,不负炎黄。”算是为这一场佛道之争画上了暂停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