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风光:一带一路上那些国家的地理人文(套装10册)_第五章 风俗拾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 风俗拾零 (第10/10页)

杂的节奏有着重要的作用。

    阿拉伯音乐的节奏种类从9世纪时的8种增至现在的100多种。它们主要以鼓来表现,节奏的轻重拍分别以敲击鼓心的“多姆”和敲击鼓边的“台克”来表示。演奏家常常能以轻重相间、动静交错的多变节奏,体现乐曲的不同感情。

    一位沙特男子手持佩刀进行舞蹈表演

    ◎粗犷豪放的伊斯兰舞蹈

    沙特阿拉伯的音乐和舞蹈,主要见于民间的节日庆典、文娱活动和婚礼场合中。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同时进行音乐、舞蹈和歌唱,以烘托热闹的喜庆气氛。在公开场合,舞蹈多由男子表演,动作简单,节奏性强,舒缓而有力,体现勇敢慷慨的精神。民族舞蹈阿拉哈,是男子剑舞,由古贝都因人传统而来。舞蹈时鼓手打击出节奏,诗人吟唱诗句,跳舞的男子肩并肩舞动起来。高大威猛的男子手持长剑,迎风翩翩起舞,时而弯腰,时而挺胸,时而杀气腾腾,时而仰天长啸,长剑随着节拍在空中挥舞,合着节拍嘴里大声喊叫,尽显粗犷之美。

    在沙特人的婚礼当夜,妇女和姑娘们围绕着新娘,一边挥舞手帕和扇子,一边唱着祝贺婚礼的歌曲。乐师一面敲击手鼓,发出“砰、嚓、砰嚓嚓”的铿锵鼓声,一面口中发出伴唱声。在穿阿拉伯大袍的领舞者的带领下,来宾们伴随着节奏的敲击声和阿拉伯传统音乐的旋律,踏着柔软的地毯,步调一致地前后左右相互对唱和对跳。其音乐旋律既快又急,声音也大,十分热闹。随后,舞者跳起显示男子汉刚健气概的剑舞。小孩们也边歌边舞,穿行于跳舞的人群之间。婚礼之夜在音乐声、歌声、口哨声中达到高潮。

    沙漠之国三宝

    阿拉伯半岛上的沙漠之国有三样宝:一样是骆驼、一样是阿拉伯马,还有一样就是枣椰树。骆驼是沙特人的命根,阿拉伯马是马的古代祖先,枣椰树是沙特忠诚的卫士。

    ◎骆驼与阿拉伯马

    公元前3500年,游牧民族贝都因人开始驯养骆驼,并把它当成交通工具。马固然是阿拉伯人最珍贵的家畜,骆驼却是最实用的。对于沙特人而言,如果没有骆驼,就无法在沙漠之中生存。如今,他们的坐骑换成了宝马、奔驰等世界顶级名牌汽车,坚忍的骆驼逐渐淡出了现代阿拉伯人的生活。但是在阿拉伯人看来,骆驼是一种帮助他们保留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对于他们来说,骆驼是传承,更是记忆,已经融入了阿拉伯的民族基因。

    利雅得骆驼市场,骆驼很受沙特人们的欢迎。

    果实累累的枣椰树

    一些阿拉伯国家有一种奇特的母骆驼选美大赛。来参赛的骆驼“美女们”披金挂银,男人们则对它们品头论足,不时有评委面对眼前的佳丽们称赞道:“太美了,太美了。”当地人对骆驼的珍视与热爱,溢于言表。

    阿拉伯马,是除骆驼之外沙特人最珍视的家畜。养得起马的人家通常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考古学发现,阿拉伯马最早源于4500年前,属于最古老的品种之一。阿拉伯马头形独特,尾巴高耸,容易被分辨,它们聪明、活跃,富有耐力。有历史记载表明,在公元前2500年,贝都因人就带着原始的阿拉伯马进入阿拉伯中部地区。贝都因人视它们为珍宝,经常带到居家帐篷中安置保护。

    对贝都因人来说,阿拉伯马血统上的纯正非常重要。他们坚信遗传,认为不纯正的血统会污染其后裔。几百年来,贝都因人都以口传方式记下每匹阿拉伯马的血统,并禁止纯种与非纯种之间的配种。以阿拉伯雌马最为珍贵,阿拉伯马的系谱都是按母系来计算的。纯血阿拉伯马有“马中的皇族”之称。因为稀少,纯血阿拉伯马常常可遇不可求,一匹顶级的埃及纯血阿拉伯马最高叫价为1亿欧元。即使不是参加专业比赛的顶级良驹,一匹一般级别的阿拉伯好马,其身价也要顶上10辆宝马车。

    ◎头顶火脚踏水的枣椰树

    穿行在沙漠里的阿拉伯商人,骆驼是他们不可或缺的伙伴。

    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对敌人要像猛虎一样勇,对朋友要像椰枣一样甜。”一般人认为,沙特民族与国家的象征应该是石油,其实不然,枣椰树是其捍卫宗教信念的象征。沙特国徽的中心图案,就是一棵高大绿色的枣椰树,表示这个沙漠之国对绿色的向往。在他们眼中,枣椰树为吉祥树。到沙特人家中做客,热情的主人总是以椰枣招待。中国人对椰枣并不陌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口过一种伊拉克蜜枣,味道相当甜,把它煮在粥里,连糖都不用放。没错,它就是阿拉伯半岛上普遍生长的枣椰树上的果子。据报道,经常食用椰枣的贝都因人,患癌症和心脏病的概率非常低。椰枣含糖量高,更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枣椰树溢出的汁液可直接或发酵后饮用。

    枣椰树属棕榈科常绿乔木,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