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科举之路_第194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4页 (第1/2页)

    “在家中一直等官府批文,这才晚了,亲戚多,办了许久。”黄鹏飞解释一句。

    考上了秀才,可以免徭役和赋税。

    除了直系亲属免除以外,旁系亲属都可以适当减免。

    这就造成,一村里但凡有个秀才,能沾到关系的都想着减免。

    这也是为什么读书人地位高的原因。

    伪帝在位,光税收都有十几项,压的人喘不过气来,读书,就是唯一的出路。

    家里村里没读书人的,就一直穷,越来越穷,两极分化极为严重。

    不然胡清扬那帮子山匪也不会落地为寇了。

    “鹏飞兄,我给你们安排了住的地方,等明日咱们就去翰林书院报道。”

    众人在信上都听林斐说了,但真的要去报道了还是很激动。

    “就知道咱们琉玉兄最厉害。”

    “咱们这算不算抵缺进去的?”

    “抵缺怎么了,谁让我们有个好先生呢!”

    第一百五十六章 被书院孤立了

    翰林书院,位于京城以南,五岳山顶。

    山脚下,矗立着一块石碑,写着翰林书院四个大字。

    大字下,是一排排校规,甚是严苛。

    自山脚往上看,除了登顶的盘云梯,还可看到一座用巨石雕刻的文神像,壮观而巍峨。

    “听说翰林书院除了分班以外,还要报学科,琉玉,你准备报什么?”郑从文作为苏琉玉的忠实小粉丝,自然是打定主意一直跟着。

    众人也是一脸好奇,这报学科很重要,也是翰林书院的一大特点。

    学科的先生都是在朝任职的官员,每十天来一次书院教书。

    选定学科后,大多以后为官都会在其学科范围之内。

    比如律法科,大多在刑部任职。

    农学,水学,一般在工部任职。

    但大多人还是会选文科,范围选择广,实权也多。

    “我报经算科,你们别学我,报自己擅长的,以后想往哪一方面任职都要考虑好。”

    经算?

    这一科有什么用?

    貌似是户部征税方面?那有什么实权。

    宋彦之冷峭的眉宇微皱,看了苏琉玉一眼,似不赞同。

    “琉玉你真的想好了?”林斐问了一句。

    这也太大才小用了。

    “嗯,想好了,不过学科暂时是次要的,主要还是科考,重点别忘了。”

    众人受教的点点头,除了于良说报律法科,大多人还是文科一项。

    一行人爬上了山,入目望去,是一排排青瓦白墙的学舍,比秦山书院要大上十倍不止。

    “不愧是翰林书院。”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