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9页 (第2/2页)
张依依这个小同志简直就是他们针织厂的福星,不说之前那个管理方案让他们厂子在省里都露了次脸,就眼下这个提议,想想就能给厂里带来不少的效益。 她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呢,他每天对着这么大个厂子,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两人都是行动者,说干就干,田厂长和张依依,加上厂委书记、副厂长、生产科的科长、各车间的主任,聚到一起开了两次会,把初步的想法沟通了一下。 一开始厂委书记和几个岁数大的车间主任还挺反对的,毕竟他们属于那种保守派,更追求稳扎稳打,让好好的针织厂子突然就去搞内衣,怎么想都不太对劲儿。 但几个年轻一些的副厂长和主任确实支持的,厂子这些年具体是什么情况,大家都知道,效益算不上差,但也绝对不能说是好,每当年节看到镇上机械厂和食品厂那边大包小包往家拎福利,他们能不羡慕? 现在厂里并没有特别拿得出手的产品,出产的布料在供销社也并不显眼,跟市里和南边的大厂子比不了,成衣那边出来的服装,更是要落在各个服装厂的后面。 虽然卖的也算可以,但基本是人家把别的厂家的选个差不多了,才会轮到他们厂的东西。 转型做内衣就不同了,据他们了解,专门做内衣的厂子,好像只有南边才有两家厂子,他们这边多是像针织厂随带着生产一些的,产量也都不高,自家媳妇就叨咕过供销社总是断货,想来只要能做出来就不会卖不出去。 田厂长很有魄力,但也不是独断专行那种,这件事在会议上研究了一个礼拜,他用张依依这几天对各个车间的设备和工人情况做的可行性数据说服了那几个保守派。 决定做下来后,田厂长也没有冒失地就马上宣布转行,反而带着张依依和生产科的科长坐了两天的火车去海市了。 经过市场调查,现在内衣市场做的最大最好的一家就是海市的背心厂,他们决定先去学习学习,顺便再添置几台新设备。 上次他们提出的那个管理方案,市里特意给批了一笔奖金,对厂里的扶持力度也加大了,这点钱还是拿得出来的。 听到要去海市,张依依还是很开心的,终于又有机会去大城市了,她还以为离开采购科就没机会往外跑了呢,田厂长简直太靠谱了! 王芬芳知道妹子要去海市,羡慕得不要不要的,搂着她就开嚎:“依依,你一定要替我多逛逛百货大楼,把那边流行的好东西都摸上一遍啊!” 张依依自然知道她在开玩笑,现在可都是柜台售货,她要是敢上去摸东西,估计要被人售货员狂喷一顿,然后立马赶出去,但她还是忍住笑意点了点头,“好,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