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口战役_第112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12页 (第1/2页)

    一个炼钢时代的工业国家可以碾压第一个时代的工业国家,传统贝斯曼炼钢时代工业国日不落可以碾压农业国大清。相同,二十一世纪动辄每年几亿吨钢铁产量的中国,放在二战那是平推的节奏,因为材料生产技术上的代差。

    炼钢大法好。炼钢决定生产力,炼钢决定战斗力。好钢材就有好枪管,就有好炮管。当然有枪还要有弹。

    枪管由于材料的进步从铁管变成了钢管,同时由于材料增强,不害怕后装炸膛变成了后装枪。子弹嘛,一开始是圆球状态。由于滑膛枪弹道诡异,最后变成了尖头铅弹。火药推动弹丸底部凹槽,是的被撞击的铅弹变粗擦着枪管中的膛线螺旋飞出。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米尼弹。

    然后米尼弹,和装上黑火药的纸壳子定装。纸壳被咬开,由燧发枪燧石激起的火星引燃。就成了纸壳子弹。同样是因为材料强度无法支撑能量的原因。随着化工技术的进步无烟火药的威力是黑火药无法比拟的。铅弹太软了,无烟火药的冲击力可以将铅弹在枪管中冲碎,就算冲不碎也有一点点铅落在枪管中填满膛线,这是非常讨厌的事情。

    所以装火药的纸壳子变成了桶套一样的金属弹壳。铅弹外面抱着一层铜或铁的金属壳,变成了铜壳铅型的被甲弹。这就是现代子弹。金属弹壳那个桶套一样的东西内部火药被点燃,火药爆炸将弹壳前方的铜壳铅弹推出。剧烈的爆炸气体涌入铜壳铅弹底部,将铜壳撑开,完美的与枪管的膛线契合,螺旋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弹头直射目标,无烟火药的强大动力终于完美的作用在弹头上,不用担心纯铅弹头承受不住力量,崩坏。

    无烟火药子弹在射程上完胜之前的铅头弹。这就是步枪子弹。

    这个世界是步枪的世界,赵卫国基础基地生产的铅弹头怎么能够打仗。游击战还行,大平原正规军正面作战用铅头弹就是找虐的。所以赵卫国要求定型的第一款武器就是能发射被甲弹的步枪。

    然而现在赵卫国和六位预备役商量的事情就是有关武器定型的事情。赵卫国画了两个子弹刨面图,弹头都是一样的,就是弹壳下面的底火有着两种不同的结构。

    底火引燃弹壳内部发射药的结构,所有弹壳底部都有一个坑,坑中有细小的孔底火被激发后,就是从这个孔引燃弹壳中的火药的。然而弹壳底部这个坑是被薄薄的铜帽子盖上,俗称火帽。枪械中的撞锤撞到这个铜帽子铜片下就点火,这个点火机制是什么。

    以一种,弹壳底部的小坑中有一个凸起的锥子,当枪械的击锤敲击在火帽上时,其实就是隔着一层铜帽和这个弹壳底部坑中凸起的小锥子对撞,将铜帽中一压就炸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