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6页 (第2/2页)
递了去,只是现在没有县令,很多事都处理不及时。 苏婉觉得不能指望着衙门,立即让九斤找信得过的人去临江找赵三公子,还有找人今晚来乔家巡夜。 她要乔家今夜灯火通明。 莲香是感激涕零,一夜辗转反侧。苏婉也是一夜未睡。 防了两日,暂且无动静。 不是胡管事不想做,而是乔家夜夜在门口支了个摊子,卖那个叫什么……对叫烧烤的东西!有些贪嘴的公子哥,食客连勾栏和船舫都不去了。这玩意配小酒,贼好! 第三日时,赵三公子来了,还带来了个新县令即将上任的消息。 这个县令是赵家人。 这就是乔二爷与赵三在里面搅浑水的结果。蒋家不会让乔家来,乔家自然不会让蒋家上,两家斗的不可开交,自然赵家就出头了。 平江地处平运河中段,与临江相近,交通便利,是个富庶的鱼米之地,这县令一位自然是抢手。 而毓秀坊坊主得知平江毓秀坊的事后,本要插手,但是曹二太太让人登门说了几句话,让事情变得棘手起来。 而涉及此事的,还有乔家的那位庶孙,人人都说他不受宠,可这里面的辛秘有多少人知?这位坊主原是平江老人了,自然知上一二。 最关键的是平江县令一上任,第一件审的就是莲香状告平江毓秀坊的案子,新官上任三把火—— 平江毓秀坊算是废了,胡管事威风十几载也终于在绣娘的欢呼中倒台了。 因着欠了曹家人情,苏婉对三姑娘的嫁衣更加用心了。事情平息了两日,乔家门差点被人踏破。 那些原先在毓秀坊定绣品的人家纷纷跑到了苏婉这里来。 苏婉没想这么快开绣坊,但是大家的热情,实在让她有些招架不住,只得在先买了个铺子,让莲香先给大家绣着,只是需要排队。 平江毓秀坊一夜间倒了,里面的绣娘如果愿意去毓秀坊其他绣坊的可以去,不过也有不愿意再待在毓秀坊的,又拿得出赎金的,便脱离了毓秀坊。 莲香告诉苏婉,里面也有几个好的,苏婉便让她把人留下来,帮着她一起做活计,把这个跟闹着玩似的绣坊开起来。 奉银暂不提,只包吃住。苏婉告诉她们,他们需要经过一个月试用期考察,如果她觉得她们好,才能将她们留下。就算这样,几个绣娘也是高高兴兴的。 苏婉将他们暂时安排在铺子后面的小院子里,莲香跟她们一起住在里面。 三百两银子一下花销出去了。 就这样,在苏婉将最后一件扇套绣完时,在上京赚了钱的乔二爷摇摇摆摆的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