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9页 (第2/2页)
焦旸故意唉声叹气道:哎呀,最近怎么熬不了夜了呢?rdquo; 侯希勇笑道:头,你这是未老先衰啊,赶紧查查肾吧!rdquo; 滚犊子!rdquo; 焦旸端着水杯,装作去蹭咖啡机,陆教授,你的咖啡机还烧着吗?rdquo; 陆沅离听到焦旸说的话,起身走到咖啡机前,把刚冲泡好了的一杯咖啡接出来,端到嘴边喝了一口,嗯,还烧着呢。rdquo; 呃hellip;hellip;rdquo; 焦旸看着陆沅离流畅无比的动作,只好道:呵呵,你在想什么?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rdquo; 陆沅离道:我在想一件事情。一共五起案子。其他四名死者,要么下班之后仍然身穿制服,要么就是穿着保安制服,在值班室里上班。他们的身份特征都很明确,就是保安。而被怀疑为,第一起案件的那名老者,他是个已经退休的人员。去参加晨练时,都是穿着运动服,也不可能穿着保安制服去锻炼。 那么,凶手是怎么明确的识别出,死者的身份的呢?rdquo; 焦旸道:你的意思是,凶手与死者认识,或者说至少有某种联系?rdquo; 陆沅离道:总不能是凶手恰巧听见死者跟别人讲电话,说我是个退休保安吧?rdquo; 你说的也有道理。rdquo; 焦旸立即安排下去,重新筛查几名死者的社会关系,尤其是第一名死者,那位退休老人,着重进行调查。 这位老人名叫王存忠,之前在申城一家电子机械公司上班,工作多年,年纪大了之后才转成保安。 结果一番调查,警队发现老人社会关系简单,只有一个独女,还嫁到了外地。老人性格温和,平时与人为善,应该也没有什么仇家。 第一轮筛查,是针对死者的近亲属,警方并没有收获。但是考虑到凶手的行凶目标,就是保安,警队将第二轮筛查的重点,放在了死者的工作关系即同事身上。 这一查,就筛出两个人来。第一个,是老人退休前的保安队长周鑫通。这位老先生嫉恶如仇,脾气暴躁,不仅严管厂内纪律,在社区里也很热心,经常在公交地铁上帮助抓小偷,得过多面锦旗,被授予过见义勇为奖。这也因此,被多名社会上的不法人员记恨,曾被歹徒报复过不止一次。 而且,这个退休的保安队长跟第一起案子的死者关系也很不错。王存忠老人也曾经帮助过,保安队长抓小偷。 这样一来,曾被保安抓获,遭到公安打击,无力寻衅警方,所以报复与保安相关的人员,就非常符合,专案组最开始对歹徒的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