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5页 (第1/2页)
叶子衿更忙,丢下饭碗以后,她就和容峘去了后面的作坊。 金氏等人也知道作坊里忙,所以吃完饭就过来上工了。 下午陶词兄弟过来,将剩下的罐子全都运过来后,叶子衿和他们结了账,陶杏儿就要跟着陶词走。 “杏儿姐姐,家里忙,我不一定有时间过去。以后陶大哥他们来送罐子,你一定要跟着过来玩。”叶子衿反复叮嘱她。 “好,得空我一定过来。”陶杏儿笑着回答。 送走了陶家兄妹以后,叶子衿终于得空坐到了厢房内。 “明日,我让人一起将酱油和醋运走。”容峘和她商量,“醋一斤五十文,酱油的话,一斤六十文。豆豉就按一坛一百五十文算。” 叶子衿想了想,这个价格还算不错,总得给合作者有赚钱的空间才行呀。 “坛子另算钱。”叶子衿不客气地要求。 “好。”容峘也答应了。 两个人商量好了以后,就开始写了协议下来。 “你真不打算给胖子一点儿机会?”叶子衿笑着问。 “钱家做的是粮食生意,你这儿不是已经给了他机会吗?”容峘挑着眉回答。 这倒是!叶子衿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明年的话,你能帮我买到多少果树苗?”叶子衿问他。 “你打算要多少?真的想做果醋生意?”容峘反问。 “我不但要做果醋,还想酿造一批饮料和果酒。可惜越清王不关心农事呀。”叶子衿感叹。 “此话怎么说?”容峘挑起了眉问。 “听说密州、定州和文州一带都是他的封地。”叶子衿托着下巴继续吐槽,“虽然远一些的地方我是没有见过,但我们文州这一片的土地就荒废了太多,看着怪可惜的。” “我和越清王有点儿交情,他也不是不问农事,而是没有办法。水稻的产量太低,小麦每年的收成也不是很好。加上这一带人口不是太多,就算鼓励百姓开荒,成效也不大。”容峘笑着解释。 “这就是你为什么想改良水稻的原因?”叶子衿忽然问。 “不错。”容峘也没有隐瞒。 “其实前期也未必非得在水稻、小麦上狠下工夫。” “北方高粱和豆子是他们比较有优势,除此之外,文州一带又能种什么呢?”容峘叹口气说。 “看样子,你和越清王的关系不错呀,看你挺闹心的。”叶子衿摇摇头,“居然如此,我就好心给你出个主意。” “说来听听。”容峘笑着伸长脖子问。 “虽然说大豆不是这一带的优势,但有总比没有强。越清王不如鼓励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