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4节 (第2/3页)
柳感念于林如海的提醒,笑着点头:“父亲放心,我回去后就写信给季崧,告诉他京城发生的事儿。此事毕竟因他而起,他若是真的误会了,我倒是觉得没必要再与他在一起了。” 林如海无奈,但见林柳眼神平静,似乎对季崧非常信任,犹豫之后,到底没有再多说什么。 两个孩子感情好,互相信任是好事,他这个长辈说得多了反倒不妙,容易让人觉得是在挑拨离间,最担心的还是弄巧成拙,反倒影响了两个孩子的感情。 林如海直接吩咐林大去调查楼玉静与另一位姑娘,然后得知,流言还没传出来的时候,另一位姑娘便跟着母亲离开京城去了外祖家,等流言传得似模似样之后,她才回到京城。 林如海还不放心,又让人调查了一下她家里人这段时间的动静,等确定此事真的与对方无关之后,他这才调转矛头,直接转向了谷和长公主一家。 林柳与林如海聊天之后都觉得,楼玉静干有恃无恐地散布林家的流言,倚仗的就是谷和长公主的身份,于是决定直接将目标对准谷和长公主—— 只有让楼玉静失去了自己倚仗的一切,她才会真的觉得后悔,才会觉得自己错了。 说来林柳与这位谷和长公主还有过一面之缘:当时正是林柳是送子麒麟的流言传得最厉害的时候,当时还是七公主的谷和长公主被钱曼拖着赶到了荣国府,希望能与她亲密接触,好试试看自己能否怀上一个儿子。 也正是因为钱曼与谷和长公主,林柳才能从当时的流言中脱身,安安静静地长到这么大。 但如今,自己再一次深陷流言,谷和长公主的女儿却成了这流言的发起者。 这缘分也是挺奇妙的。 林柳笑了笑,然后毫不犹豫地让林二配合林大,将谷和长公主府掘地三尺,一定要调查出可以拿捏的把柄—— 这样的人家,府上起码几百号人,人员繁杂,势力纠葛,绝对不可能平平静静,一点儿隐秘之事都没有。只是这些人家不像是荣国府,一点儿事情都藏不住,随随便便就会被人打听到而已。 在林大与林二调查的时候,林柳与林如海也没闲着。 林如海本是御史府出身,如今想要弹劾一个人,御史府的人自然愿意帮他。别说只是一个没有实权,只有帝王信重的长公主了,就算是林如海想要弹劾朝中官员,只要有证据,这些御史也没一个觉得怕的。 毕竟四处弹劾,本就是他们的工作—— 用现代的话来说,御史也是要考察kpi的。 林如海送上一份大礼,还没有半点儿风险,御史们自然是非常乐意接的。 于是这日上朝,谷和长公主就被弹劾了。 谷和长公主纵容豪奴,强占民田,以权压人,逼死老百姓…… 一桩桩一件件的,全是林如海这段时间搜罗来的,谷和长公主府上下犯下的罪行。 每一桩都触目惊心。 但其实这样的罪行很正常,除了林家这样治家严明、且子嗣不多的家族,朝中站着的每一位官员,细扒拉,都能找到类似的罪行。 虽然可能没有谷和长公主府这么多,但一定是有的。 比如荣国府,他们最后被抄家的原因中,就有类似的罪名。 但其实对这些权贵来说,这些罪名有些不痛不痒。当有人被人用这样的罪名弹劾的时候,只代表一件事—— 有人要搞你了。 第一天弹劾了公主府,第二天直接加码,弹劾了谷和长公主的驸马爷:身为驸马,竟然胆敢养外室,这完全是将皇家的脸面往脚底下踩! 驸马这样做,长公主不可能不知道,但这有什么问题?你自己不介意,不代表事情闹大之后,皇上也不介意。 第三天,谷和长公主的驸马,被抓进了大牢。 但御史府并未放过驸马,再次拿出证据,将驸马一家上下全都弹劾了一遍。上至驸马的父亲,下至驸马的兄弟侄儿,只要犯过罪的,没一个逃过了御史府的嘴。 第四天,御史府再次发力,直接弹劾谷和长公主心思恶毒,害死了驸马身边通房妾室。 第五天……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御史府没有哪一天的弹劾是落在了楼玉静身上的,但每一桩每一件,又都是在楼玉静的身上插刀子。 谷和长公主也不傻,林家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她若是还搞不清楚自家被林家针对了,她也不可能在皇上登基之后,还能过得这么好了。 哪怕楼玉静是谷和长公主的小女儿,素来最得她宠爱,她也绝对不可能为了这么个女儿将全家陪上。 于是不久,谷和长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