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节 (第2/3页)
下头,安静听着皇上说话。 宫宴结束,林家便直接乘车回家,然后各自回到各自的院子,躺下就睡。参加一场宫宴,活像是搬了一晚上的砖头一样,连说句话都觉得累。 过年休息了一天,然后便是到各家走亲戚,参加宴会,收送礼物…… 一番忙乱之后,新年的头一个月便正式结束了。 江南的信件,也终于送到了京城。 林柳看到江南来信,脑子里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鹤年的故事这次应该真的结局了吧? 因为黛玉也在追鹤年的更新,于是她在拿到信件之后,便直接去了黛玉的房间。 却不料刚进门,便发现坐在书桌前埋头苦思,似乎在为什么烦恼。 林柳伸手打断了雪雁的通报,走到黛玉跟前儿敲了敲她的桌面:“黛玉醒醒,在想什么呢,这么入神?” 黛玉吓了一跳,抬头见是林柳,下意识就要将面前的摆着的纸张藏起来。 林柳本来不想窥探黛玉隐私,愣是被她这行为给弄出了好奇心。 她手疾眼快,一把将纸张摁住:“你在写什么?有什么不能让我看的?” 黛玉眨眨眼,懵了一瞬,木呆呆地开口:“好像,确实没什么不能让姐姐看的?” 林柳都被她这语气给逗笑了:“若是没什么不能让我看的,你刚才又是在做什么?为什么反应这么激烈?” 黛玉低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将纸张往林柳的方向推了推。 林柳见她是真的不介意,这才低头看了眼她书写的内容。 是诗词。 林柳翻了翻,发现每一张纸上写的都是诗词,而且每一首主题都不同。不过读起来朗朗上口,唇齿生香,非常有韵味。 就是…… 总觉得这些诗句有些眼熟,但林柳又非常确定,自己绝对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这些诗句,一时间有些怀疑自己的感觉。 黛玉小心地看了眼林柳,抿唇一笑:“鹤年哥哥写的话本儿不是出书了?鹿岁哥哥将话本儿一并让布庄与首饰铺的人带到了京城,就摆在布庄的柜台上,供那些上门购物的夫人小姐们等待的时候翻阅,权当做个消遣。若是喜欢,便买上一本带回去看。听说卖得不错。” 林柳:“……”这小子还真是见缝插针,眼睛都快钻到钱缝里了。 黛玉见林柳一脸无语,不禁掩唇失笑。 笑够了,她才拉着林柳的袖摆,倚在她身上小声解释:“我前儿陪着小姐妹一起到铺子去逛逛,见到了兄长的话本儿,心里喜欢,便买了一本回来。谁曾想越读越喜欢,越是细品其中词句,越是觉得精妙。唯有其中诗词,总觉得略浅显了些,意蕴也不够深远,于是忍不住自己动笔仿了两首。” “因为改动了许多词句,姐姐许是一时间没有认出来。” 林柳失笑:“你这哪儿是改动了许多词句?完全就是将你鹤年哥哥写的诗全部推翻重写了啊?关键是,”她冲着黛玉竖起大拇指,“写得比鹤年哥哥好。” 林家六个孩子,除了林柳在诗词一道上完全不开窍外,其他几个孩子写出来的诗句都有自己的韵味,就算拿出去也会让人交口称赞,拍案叫绝。 只是鹤年这次写的故事,主角是女人,诗词也偏向女性角度,他许是拿捏不好其中分寸,又或者本身性格更疏朗洒脱、快意恩仇,写出来的诗句总少了几分哀愁与婉转,读起来少了几分味道。 不过如今看他故事的大多是文人,自然察觉不到其中微妙。 黛玉却是写诗作词的一把好手,粗读还罢了,细读自然很容易便发现了其中的不足,于是心痒难耐,想要自己动笔也是情有可原。 林柳将黛玉写的诗再读了一遍,不禁摇头失笑:“你鹤年哥哥若是看到你写的诗,只怕要羞愧掩面,再不敢在你面前班门弄斧了。” 黛玉脸颊飞上两片红云,不好意思地开口:“兄长只是不擅长这种风格的诗句而已,哪儿就比不上我了?若论才学,十个我也及不上几位兄长,姐姐就别羞煞我了。” 林柳看了黛玉一眼,笑道:“你也就是运气不好,投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