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6节 (第2/4页)
酒谁都会意气风发一把,可这一声代表的意义可不同,对于以后辽疆省的权力格局,以及整个辽疆省的发展,乃至中港市的发展,都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韩唯政是个实干派,是个政治的狂热分子,只因为是空降到辽疆省的,一直被辽疆省本土势力的核心于庆元所排斥,来到辽疆省已经五个年头了,这五个年头里他既无过,也没任何大的作为,没有作为就没法在政治上继续前进一步,这是官场上的规矩,你一个没有作为、成绩的官员,国家为什么要提拔你?国家需要的是能为老百姓和国家做出贡献的人! 余宗华也是辽疆省的土著,当初从一个村官一步步升起来,凭的绝对不是政治上的投机倒把,都是一点一滴脚踏实地干起来的,当初也是在辽疆省最具实力派的一员,这么说吧,当初如果不是他主动要退居二线,如今就不会有韩唯政坐在辽疆省省委书记的位子上,那本应该是他的。 余宗华的手底下,绝对有一大批的实力,很多人包括蒋天德、于庆元在内,都以为余宗华退居之后,门客稀疏,已经不复当年的威望了,余宗华这几年过的一直很低调,但那不是他真正的实力,他如今依旧是那个在辽疆省跺一跺脚,大地都能跟着颤上一颤的角色。 有些人靠的是地位去征服别人,而有的人则靠人格魅力去征服被人,余宗华属于后者。 挂着省人大书记的名号,余宗华一向是很少问政治上的事情,对于韩唯政和于庆元之间的角逐,他一向都是不闻不问,如今为了林昆,他答应要帮韩唯政,韩唯政马上就如添上了一双翅膀,可以和于庆元比比高了。 酒桌上韩唯政和余宗华一边喝酒,一边乐呵的聊着,聊的都不是什么政治上的事情,而是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林昆和韩心聊着,韩心的母亲徐洁则和王兰聊着,徐洁时不时的向林昆看来,小声的对王兰说:“王姐,你这侄子越来越顺眼,比刚才见他第一面的时候好多了。” 王兰笑了笑没说话,徐洁这是有点看中林昆这‘姑爷’了,可林昆孩子都那么大了…… 第三百零八章 小巷救美(1) 余宗华和韩唯政联盟,对于韩唯政来说是百年难得一遇的好事,他可以借着余宗华的实力和省长于庆元抗衡,抗衡的最终目的是他想做出政绩造福百姓,至于造福百姓之后在官场能够更进一步,那都是后话。 韩唯政骨子里对政治的热情,绝对是值得称赞的,余宗华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权衡之后才做出决定要帮他,余宗华心里的想法很简单,帮韩唯政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但对于整个辽疆省的百姓来说绝对是好事。 于庆元赖在省长的位置上已经十年多了,在政治上也没什么热情,就是坐着省长的位置,过着土皇帝一样的生活,对于辽疆省的发展和建设,以及老百姓的各项福利指标,全都是有一搭没一搭的干着,不图有功但求无过。 有这样一个不思上进的省长在,而且这省长还极力的遏制着一心想要做出成绩的省委书记的权力,可想而知对辽疆省的发展造成多大的阻力。 这些问题,余宗华过去也都看在眼里,只是他不愿意去参与政治的角逐,他一个一心安于退居二线的人,还去惹那些没用的事干嘛,没意义。 但现在不同了,从余宗华答应帮助韩唯政的那一刻起,他心里沉寂的政治火苗被点亮了,即便肯定恢复不到过去的热情,但他也想为辽疆省的发展做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的发展一直都不如南方省市,南方沿海的城市占尽了地理优势,即便东北很难发展到那种层次,也应该更上一层楼才是。 余宗华和韩唯政联盟,往大了说对辽疆省是好事,往小了说是对韩唯政个人是好事,同时对于林昆来说也是好事,有韩唯政这个省委书记在背后,他在中港市发展,肯定是会有更多便利条件的,当然这都是后话。 从万国食府里出来,余宗华坚持让林昆送韩唯政夫妇和韩心回住的地方,自己和妻子打了辆出租车自行回去,余宗华的态度坚决,韩唯政只好答应。 坐在出租车里,王兰问余宗华,说:“老余,你真打算帮老韩,和于(于庆元)作对么?” 余宗华望向窗外,繁华的夜色令人眼花缭乱,“辽疆省该变一变了,总这么龟速的发展下去,会被那些个大省甩的越来越远,就是一些发展落后的省,恐怕不出五年就能追上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