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救世主_第98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8页 (第2/2页)

子却有着内敛的斗志和认真的态度,长年累月苦练下来,培养出了扎实的基本功,不光是正面抢截能力出色,而且拿球很稳,除非多人围抢或者犯规,否则很难将他脚下的皮球抢下来。再加上一直在崇尚整体的东方队踢球,蔡惠康的团队协作意识也相当不错,如果未来的新国足以东方系球员为骨干来组建,进一步成长了的小胖子在步入其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后,完全可以胜任国足的主力后腰。

    在东方队的8990年龄段,像蔡惠康这种优缺点都很明显的小球员有很多,例如边路突破犀利的“小山东”江志鹏、被球迷们戏称为二师兄的“朱振荣”和多面手王圣超等等,他们虽然天赋不及那“四小龙”出色,但因为年龄较大的关系,反而更早地在国少队打上了主力,这对他们的成长无疑十分有利。

    而在这些人中,也包括当初高军挖来的邓卓祥,但令高军有些感到对不起小邓的是,虽然这两年里小邓十分努力,但因为徐指导一直不喜欢纯技术型组织中场(当年带国奥队被彭伟国坑了之后就对那些只有花架子、一遇到强对抗就发挥不出来的所谓“技术型球员”很不感冒了。),再加上技术意识同样出色的朱振荣比历史上更早地改为了最适合他的前腰位置,与之直接产生了竞争,人家纵然也不怎么讨徐指导喜欢,毕竟是根正苗红的崇明青训,怎么也比外来户容易出头,结果导致小邓即使偶尔有机会登场,也全都是作为边前卫,而非是他更适合的前腰位置,与稳居主力位置的“发小”容昊相比,小邓来到东方队后过得其实并不愉快……

    不过考虑到小邓现在的年纪还是练技术的黄金时期,所以少打一点比赛也未必就一定是坏事,事实上由于这些年里的勤学苦练,再加上法国青训教练的帮助,小邓如果仅论技术水平,其实已经相当接近于历史上的巅峰时期,而且还在不断提高。只要练出真本事,金子到哪儿都会闪光,因此高军并不担心他的未来……

    拥有了这么多优秀少年球员的本届国少与历史上相比,人员配置有了很大的增强,而且配合上也更加默契,虽然要他们复制芬兰世少赛上的“奇迹”并不容易,但高军还是相信他们可以取得比历史上更好的成绩……

    在东方队的三名国脚当中,告林入选国家队比较晚,因此他参加了克劳琛上任后国青队的前两次集训(东方队另外几名没有入选国家队的国青队员也是如此),并得到了老人的赏识而早早被确定为国青队的主力中锋。这在某种程度上与身在德国的蒿骏敏倒是有些类似,只不过后者是因为俱乐部的比赛很难踢上而有足够的余暇来参加国青队的集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