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零五章 世家强权,吕恒辞官 (第2/2页)
广。但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交流,各庄园如同独立的王国。一个个庄园或田庄均能做到“闭门为生之具以足”,可以“闭门成市”或“闭门为市”,“谢工商与衡牧”,无需外求,是封闭性的经济实体,商品经济和传统市场的萎缩,自然经济的加强,也就势所必然了。这为东汉末年的分裂局面提供了经济基础。 东汉时期,封建政府虽在形式上实行呛箧薄赋的政策,但事实上农民受到多方面的盘剥。当时的自耕农是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如汉明帝时,政府下令推广区种法以增加产量。 结果,有些地方通过多报农民耕地,把租税负担强加在自耕农头上。又如东汉初,禁止农民从事商业活动以妨碍农时,地方官吏及豪强地主遂据此对农民进行种种限制,规定有田者不得捕鱼,以便他们营私牟利。 此外还在各种借口下任意征发,转输远戍等等,更使农民喘不过气来。而无土地的农民必须依附在豪强地主下才能生存,他们的地租剥削大概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除实物地租外,他们还得无偿地为田庄主服劳役。 不但如此,豪强地主还把他们编制起来,组成私人武装,平时看家护院、巡警守卫,战时则跟随主人打仗。这种豪强地主的私兵,史称“部曲”。这为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提供了军事基础。 东汉继续推行察举制,注重孝廉一科。但随着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这些世家大族,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展成为门阀士族。同时,那些所谓举主、府主和门生、故吏互相勾结,又形成一个个官僚集团。这些官僚集团在东汉末年镇压黄巾大起义中,乘机扩大了武装力量,形成了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东汉末能的军阀混战造就了如曹、刘、孙等枭雄,成就了如赵云、陆逊、关羽等一大批的绝世名将,涌现出了郭嘉、孙明、司马等惊世之才。但东汉末年却是中国古代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 是时,国之将倾,政之将迭。外戚当道、宦官专权、连年的军阀混战和天灾**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据后汉书记载,“天下旱蝗,河水溢,百姓饥穷,流冗道路,至有数十万户。蝗灾为害,水变仍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饥死者什四五,至有灭户者。正月,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 这是怎样的惨况:田野荒芜长满了荆棘杂草,桑林废弃结满了残叶野茧,城郭农舍被焚毁还冒着浓烟,旱蝗涝天灾过后一片死寂,民不聊生,朝不保夕,易子相食,饿殍千里。连年的杀戮、掠夺、饥荒、疫病及亡匿,使人口剧减。东汉顺帝时,全国约有户口一千万,人口六千万;及至西晋建国,全国总人口只有约计八百万。如果能够选择,没人愿意居住在这饥饿、动乱的灾荒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