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15页 (第2/2页)
到本地来看一看。 桃源寨和周围的州县的所有制形式不太一样。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桃源寨是皇帝封给贾放的封地,而其他州县是皇帝还没封出去的地。其他州县的土地大多数属于地主、富绅,以及很小的一部分自由民。除了可耕地之外的其他土地,则都是官府所有,私人不得随意开发。 原本桃源寨和周围州县是井水不犯河水,但是随着新移民的到来,桃源寨越来越有与外界往来的需要和动力。 再加上桃源寨开始办集,又修建了桥梁之类的公共工程,桃源寨想要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也确实是时候了。 陶村长算是地头蛇,这么多年下来,也与外头的县镇有些联系,这件事就交给他去办了。 贾放则专心负责对工程质量的验收。他不得不承认: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能工巧匠。 青坊河大桥建设期间,他贾放多数时间没有在场,只是带着大家伙儿做了两次实验,将基本方法教给众人,具体的活计,打地基,浇灌桥墩,安装桥面……期间还需在上游拦截水流等等,这些都是施工队自己完成的。 贾放一路检查下来,工程质量完成得非常高,从头至尾都贯彻了他的设计思路: 青坊河大桥,六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墩,每座桥墩接触水面的部分都修建成梭形,既利于水流快速通过,减少流水对桥墩的冲击,也能避免往来船只、竹筏对桥梁的冲击。 木制的桥面不算特别宽,可以保证四五个人并行通过。桥面的坡度也不甚高,手推车可以很轻松地通过此处。 桥面在投入使用之前完成了各种测试,其中一项被贾放称作“静载测试”。为此,寨子里把能用上的重物都堆上了桥面。 寨子里的乡民原本还很担心,自家的石磨碾子,会不会也像那天被用来做实验的石磨一样被撞碎——但这种担心没有成为现实。各家的石磨都只是安安静静地堆在桥面上,堆了整整两天。 “这样就行了吗?”把自家石磨领回去的时候,乡民们好奇地问施工队成员。 “行了!”施工队里专门负责测量的测绘员打起了包票。“咱们把这么多重物一起堆在桥面上,堆了两天。曹七哥一直在拿贾三爷给的水平仪量那桥面的高度。这么重的重物,这么久的时间,桥面高度都没有变化,这应当是——行啦!”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贾放给他们带去的几项小工具,水平仪和角度测量仪之类,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这些小工具当然是百工坊出品,只不过贾放找上百工坊的时候才知道,这些工具在这个时空都已经存在,只是没有现代的简便好用。所以贾放“指点”了一下工匠们将这些现成的工具加以改进,成了现在在测绘员手里的各种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