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04页 (第1/2页)
“这位姓余,是一村的。他以前做过账房的学徒,前阵子病刚好,不能下地,但跟着金融办的金、涂二位都学过一阵,记账是一把好手。” “如果你们每月愿意给他一百文,他可以代你们记账,盘点,甚至还能帮你们提出一些建议,比如,材料涨了,菜价可能要涨点,或者三文钱得换点便宜的菜之类。你们觉得怎样?”贾放问。 妇人们倒是都没想到,贾放会提出这么个解决方案。 “我倒没什么,就是一百文有些贵!” “是啊,一百文,能在我们那儿吃二十顿了。能不能这样,让他在我们那儿搭伙,顺便给我们算账……” 最后还是老邢家的替大伙儿拿了主意:“算了吧,想想咱们,每个月每个人拿到手的,还是能比这一百文多不少的。算来这一百文,划到我们每家头上,也就是十文钱的事儿。” “没了这个小余帮着记账,咱们这生意就快闹崩了。依我看,倒还不如点了这个头。大家算是花点小钱,买个放心。” 老邢家的这么一说,妇人们想想是这个理,便也都答应了。 “以后小余也在这边的办公室里办公,采买的人每天到他这儿报一次账,每天傍晚食堂关门的时候,他帮你们点一次钱,然后钱还是你们自己保管。每月会再做一次账实核对,保证账没有记错。” “如果万一这账还有什么问题,我这儿还有一位人选。小余的师傅是隔壁金融办管实物的老涂。如果账错了,老涂还会帮着查,直到找出错账为止,各位,这样一说,是不是就觉得放心得多了?” 十来个妇人一起点头。 “对了,小余还是帮那头砖瓦厂记账的账房。”贾放顺带提了一句。 “哇,那他岂不是一个月能拿两百文。”登时有妇人笑道。 “记账也很辛苦,成日里打算盘珠子,不比各位拿锅铲轻松。”贾放也笑,“关键他拿的这些报偿,是因为他付出了劳动,而且解决了各位的实际问题。” “定个契约吧!”贾放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契约,给妇人们与小余都念了一遍,双方都觉得没什么疑问,便都摁了手印儿,各持一份。 贾放则暗自舒了一口气,对这个结果相当满意。这一招“代理记账”,他有好几个目的:一是对各村里的村办企业进行摸底,了解他们的经营状况和实际财力,为将来征税做好准备;二来是让妇人们了解财务透明的重要性,让她们见识到可靠账目对消弭矛盾有多大的作用。 三来就是让村民们先竖立起一个观念:公共服务也是有成本的,是需要花钱去购买的。 此外还有一点:这“三村食堂”的菜也很合他的口味,不希望它经营得好好的就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