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皇长子_第127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7页 (第1/2页)

    汤斌和耿介,以及几位满语师傅可劲给太子吹彩虹屁, 仿佛这位太子爷生而知之, 完全不需要他们这些腐儒来教导。他们只是“来做一点微小的工作, 用他们那一点点微薄的学问,辅弼太子殿下。”

    “太子在皇上的教导下, 学问突飞猛进,臣等只是略尽微薄之力。”一位不认识的官员说道:“何况臣等在詹事府,偶尔有幸聆听皇上对太子的教诲,方才觉得圣学渊博、深不可测啊!”

    胤禔已经不知道该摆出什么表情了,说康熙好学是真的,但是将他对理学的理解说成圣人在世,实在是……他对太子自然更容易教导,师傅们不敢说的话,他却可以直截了当的告诉太子。

    这样干涉学习的结果就是,胤礽会教条性的认为康熙说的都是对的,而大臣们都是蠢货。如果有不是蠢货的,比如明珠、索额图这种,要么是自己人,要么就是奸猾小人!

    如果要用一句话概括胤礽的处境,那就是“复杂的简单”,究其根本是复杂的,但目前和表面上来看,他所处的环境单纯无比。

    康熙微笑着看儿子各自施展,今日他想让大臣看看诸皇子要么天资卓越、要么淳朴敦厚,的确有炫耀的心理。但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让胤礽多和兄弟们接触一下。

    自从胤礽搬去毓庆宫,和兄弟们见的少了。尤其是上次和胤禔打架那件事,听说他和大阿哥都有些避着对方。或许,胤礽在人情方面的欠缺,能在和兄弟们互相接触的过程中弥补一下?

    过去光顾着叫他好好读书,培养他的体统气势,虽然大体上其他皇子也是如此,可他们毕竟有母亲。虽然在宫中不常见面,但多多少少的能让孩子们明白一点人情世故。

    而胤礽就欠缺母亲的关爱,有时候就显得太刚硬,并不如外表那般洵洵儒雅。不过一国太子也不是学究,脾性硬一些也不是坏事。康熙想到,慢慢教导罢,要对胤礽更细心些,也不能着急。

    康熙回忆到他自己幼时不懂事,还跟着保姆抽过水烟,还酗过酒。可随着年纪增长,他明白读书真的能让人修身养性,去学习前人的经验,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更好的君主。

    所以说孩子嘛,长大了、懂事了,方方面面都会好起来。

    胤礽天资好,读书也好、写字也好,骑射也好,甚至学习乐器的时候进境都非常快。而关于人情冷暖这些东西,自己言传身教,他总会明白的。

    凭心而论,要是让胤禔来说,康熙的想法还挺科学的。儿童和少年,最好在与同龄人的不断接触当中,去明白什么是“团结”“竞争”以及为什么要良性竞争。

    其实家长和老师做的就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