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生活_第199页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9页 (第1/2页)

    “刘小姐,你这可是为难我了,我到哪里去找有钱的老板啊。”文隽推脱道。

    “你太谦虚了,以你在香港电影圈的地位,那些老板都要来找你呢。”刘晓庆恭维道。

    “好吧,我帮你们问问先。”文隽勉强道。

    到这时候他还是没有说死,留有余地。

    告辞之后,文隽回到家里,整理了一下思路,开始打电话,最好查证的是《阿郎的故事》,这部电影的确有林子轩的参与。

    他向在花城的朋友询问,内地热播的那部《京城人在纽约》投资规模和制作单位都没错,是林子轩和姜文合作的电视剧。

    至于更深的信息他就查不到了,比如林子轩的岳父是文化部的官员。

    文隽在京城还没有那么深的关系网,内地的信息还是相当的封闭,不是真正一个圈子的熟人不可能知道的那么清楚。

    不过有了这些也就足够了。

    文隽下定了决心,作为一名制片人,他和不少投资商都很熟悉,对于这部《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有自己的打算。

    这部电影的风险的确大了些,那就找人共同承担风险好了,多找几位投资商共同投资。

    他从和自己关系不错的投资商中选择了四个人,两名香港人和两名台湾人。

    “投资这部片子应该是划算的,姜文是一位演技很好的演员,我相信也会是一位好导演,他在大陆很有名气,刘晓庆不用我说,你们都清楚,还有一位著名的编剧,在大陆的影视行业很有地位。”文隽劝说道“我们出钱,就当不是投资这部片子,而是投资到这些人身上,以后肯定会有丰厚的回报。”

    “那资金怎么监管?不能随便他们用吧?”有位投资商疑问道。

    他对大陆的环境不放心,觉得这些人拿着钱会乱用掉,最终什么都落不到。

    “这个请放心,我会担任这部片子的监制,到内地帮着他们拍戏。”文隽回答道。

    监制主要负责监督剧组的开支,协助安排日常事务,包括拍摄日程计划和后勤保障等,和制片人有很大不同。

    在香港电影圈,监制是个很重要的角色,他能对导演的创作提出意见和要求。

    有了文隽的保证,投资商放下心来,他们以前和文隽合作过,相信自己人。

    除了一位台湾的投资商觉得风险太大退出外,另外三位投资商达成了合作协议,每人拿出大约三十三万美金,总共一百万美金,投资给姜文的这部新片。

    他们对这部文艺片兴趣不大,只是想借机打通和内地的关系。

    这个关系可能现在用不到,但以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拿两三百万港币投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