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0页 (第1/2页)
一天下来,林晓玲觉得意犹未尽,面对这种突发的采访,透过镜头能更加真切的看到人们的反应,虚伪或者真诚,都在镜头里显露无遗。 她觉得自己亲自实践要比看书收获更大,能想明白很多问题。 镜头就是导演的眼睛,导演通过镜头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她今天用镜头揭开人们脸上的面具,展现真实的一面,这种感觉很过瘾。 “老哥,这拍的够么?”林晓玲担心道。 “你拍了一天的时间,只要从里面剪出60分钟,就算是不剪辑,直接交上去也行,要真拍的太好了,主考官就该怀疑是不是你拍的了。”林子轩回答道。 “还是剪一下吧,情节紧凑点,中间有好多四处乱跑的画面,还有被人骂的地方,我看起来好傻。”林晓玲不满道。 “那你找冯哥吧,让他帮你剪一下。”林子轩安排道。 在华国,艺考一般放在五月底,高考是在七月初,时间上完全来得及。 拍完这部纪录片,林晓玲在剧组的实习生活就要结束了,接下来的四个月她要进入补习班,全力备战高考。 不要专业课考试过了,高考成绩却没考过,那就郁闷了。 冯小刚现在是林子轩的助手,或者说是中心的艺术总监,平时负责各个剧组的监管工作,下半年会拍摄一部戏,目前正在攒剧本。 经过《京城人在纽约》的拍摄后,他对电视剧提不起太大的兴趣,觉得没挑战了。 正如他当初在纽约说的那样,过了这道坎,他有信心多了。 冯小刚帮林晓玲剪片子,这有点大材小用了。 其实,随便找个剪辑师都行,不过林子轩信任冯小刚,他想看看冯氏风格的纪录片,同时也让林晓玲跟着学着点。 每个导演都有自己的风格,同样的拍摄素材,导演通过剪辑能表达出不同的意味来。 冯小刚剪辑出来的这部《京城的风很大》讽刺意味很浓,他把镜头对准了人物,凸显了这些人回答问题一瞬间的表情,有一种黑色幽默的感觉。 如果是林子轩来剪辑的话,会更为看重人生百态和此时此刻京城的生活,更具有温情。 林晓玲喜欢表现真实,追寻每个人背后的故事。 这同样代表着他们各自的性格。 第一百六十一章 出路在何方 三月底,林子轩前往花城。 他是和京城电影制片厂的人一起走,同行的还有葛优和徐帆,冯小刚没有去。 自从知道张艺谋的电影会参加这一届的金牛奖,电影圈里不少人对获大奖都不抱什么希望了,这是明摆着的事儿,这一届张艺谋肯定是